——记第一次走向世界彼端
1
我曾无数次的想像过,与这个灯火闪耀的时尚之都,邂逅的那一刻。
似乎19岁将近20岁的年纪,并不太适合感时伤怀,对于曾经的一些生活,浅薄或者无知,美丽或者残酷,自己却记忆得越来越深,那种感觉,掺杂了些许的荒诞,显得格格不入调但却又让我怡然自得,毕竟,总有人应该拿着笔,记录下一些东西,精彩的,遗憾的。
故事就这样,从跨上行李的那一刻,不紧不慢的开展。实话,这是人生中的首飞,不免在期待之余会有一点点的悲壮,毕竟,不管是好莱坞电影还是现实生活,老美的飞机总是众矢之的。其实在临行之前,我也说了不少认认真真的话,只是没有说给我父母听,结果被人觉得我傻的冒泡,罢了罢了,且不提它。
后来才发现,其实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那些“风萧萧兮易水寒”这样的场景,对于一个19年基本上都没踏出过家乡边境的土怂来说,这一切崭新的像刚拿到课本的一年级小学生,除了拖着行李手忙脚乱的嘴里叼着护照跟着领队到处找航站楼办手续,过道两边别致的橱窗也好,候机室内外的各色人种也罢,完全没有心思顾及。当一切安置妥当,站在公共大厅,眺望远方呼啸而来的客机,打了一通半天才接通的电话,我突然淡然了不少。
旅程总的来说还是很愉快,除了遇到强气流的时候机身晃个不停以外。坐在靠近窗户的位子,左边是一位美国国籍的华裔四川大叔,貌似他的中文已经退化,无论是拿的工作文件,还是电脑,以至于入境申报表拿的都是英文。我以为他是日本人,直到机组的乘务人员问我要啥样的晚餐后,这位“日本人”用中文帮我翻译了过来。大叔在芝加哥生活了十几年,连他在中国哪儿出生都忘了,想了半天来了句“好像是四川~”。西装革履,一副公司高层的模样。右边是一位96年的美国妹子Bailey,同样是第一次上飞机,独自来上海看朋友,扯了很长一段时间,会说一些中文,也可以写一点。印象蛮深的是,全世界貌似都有她朋友,都是一些很琐碎却是蛮有意思的事情。
当广播员播报临近芝加哥,飞机已经在下降的时候,我清楚地听到机舱内一句“I am still alive~”Bailey打开窗户,我看到银色的机翼划开了浓郁的白色云层;看到了别具风格的红色房屋与农场建筑;看到了整齐有序往来不息的车水马龙...这样的场景,从荧屏上的光与影中,突然如此真实的呈现在眼前,那样的感觉,不想矫情,但是确实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临下飞机,与大叔握手,与Bailey告别,真的只是感谢他们带给我这十几个小时的美好的时光。我特别喜欢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某一特定的地点,遇到可以聊得来的陌生人,听他们诉说自己的一段故事。或许只是一瞬间,或许转身就再也不见,可是那样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母亲从药房里带来可以慢慢咀嚼的甘草,清甜中掺着丝丝的苦涩,不知道应该扬起嘴角还是应该皱起眉头。
2
关于文化,有太多太多可以记录下来的内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文化是不分国界的。即使从未踏出国门,即使不谙世事,依然会在不经意的瞬间被某些毫无了解的文化拨动心弦,甚至感动到落泪。就像我第一次听MJ的《you are not alone》,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包容与神奇。
说到这里,就想提到“感觉”这个词,其实这个词是个相当包容或者说暧昧的短语,I feel it~这是很感性的说法。感觉是抓不到的,我想任何一个用理性填充大脑的人,都会在后面补一句,How do you feel that? 总而言之,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认知这个世界。方式多种多样,笔记也好,绘画也好,歌曲也好,舞蹈也好,这正是,包容的特性。
就谈谈波士顿,说来惭愧,本人虽然投身理工,却长了一颗感性的心。父亲这边爱好文学藏书,母亲那边却执着于科学技术,汇集到我这来,这就导致我一直以来都想在文理间平衡却又不成样子。关于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并不在初中历史课本中那次著名的倾茶事件,当时只是单纯的觉得真是太浪费了而已。因为平时除非在工作中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私底下并不喜欢太热闹,写一写自己的心情,看一看电影书籍,塞着耳机听音乐,偶尔玩一玩有点文化背景的单机,就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上大学以来一直是满热衷于《Assassin's Creed》系列,在第三部的时候,看康纳一袭白衣在波士顿的大街小巷间穿梭游走,同步各种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算是我在邂逅这座城市前,唯一的了解。
领路的司机是一位很和善的美国女人,会向每一位乘客点头微笑,颠簸了将近三个小时,听导游起床铃一般的声音,睁开朦胧睡眼,擦一把嘴边的口水,背包下车,脚下踩的,就是波士顿的剑桥市——世界著名学府的汇集地。我相信Harvard和MIT已经没必要我再班门弄斧的说些什么,而且说实在的,我也没有做很足的功课,之前想录一段视频配上解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了了之,美国的大学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豁达。感觉完全不是像国内的大学风格,划一块地,规规整整。这里的不少大学似乎已经和城市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导游没和我说这是大学,我真的以为只是公园而已。
行程其实很仓促,那样厚重的文化底蕴,我觉得作为一位只在里面待了片刻的旅人,并没有什么资格评头论足。只是觉得,校园内部的人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正经与高冷,无论身高体型,无论年龄肤色,当目光相接的时候,他们会对我点头微笑,甚至招手致意。虽然各个看起来走路带着风,一副很忙碌的样子。突然就想到“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友善,却喜欢独来独往?”友善是一种修养,独来独往是一种性格,这样的答案让我很是欣慰,也很是满足。或许有一天,我还会来这里,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透过内心的那个点,来窥探这样的精神与文明。
再到后来,乘上了通往UB的校车,听中国的一位导游用乡音大谈美国的好与不好,车窗外是远处曼哈顿流光异彩的霓虹与时尚,我没在意那么多,我当时在发消息,给守在家乡,等我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