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文章中的心理学理论来自于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相关理论,而文中的实例则来自于我的教学中课堂遇到的事件。在此文中,对于儿童的行为绝不能简单的用”好坏“的字眼去评价或定义,我只想从孩子更早的时期或更深的内心世界去剖析他们的人格及行为,仅以此给大家做参照与对比,并希望引起一些家长的重视与反思。
在个体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这样的结论:
人的一切努力都指向克服人的不足感,这种不足感是每个人都体验过的。尤其是在人的幼年时期,人的冲动就是要努力达到完善,从行为表现上就是争取获得优越感,也就是对人的不足感和自卑感的一种补偿。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说个人的人格,或者说个人的生活方式在一个人的早年业已形成,更早的时期可以追溯到2-3岁的年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四五岁孩子的行为会让家长们束手无策,很多家长会一味地去抱怨,或粗暴的教育批评,却极少有人能意识到:在孩子四五岁出现的,我们无法容忍和理解的行为,只是孩子两三岁时心理意识的本能反应,通俗一点讲就是,前有因,后有果。
一些家长在向我抱怨孩子行为的种种错误时,我只能从孩子当下的行为去给到微弱的一些建议,当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让家长无所适从时,仅从当下的行为去分析和解决是徒劳的,真正症结只能从更早的童年或幼年时期入手。
在此,先把健全的心理与不健全的心理特征做个对照,以便我们有标准地去评测一个孩子是否心理健全。
健全心理是以孩子的理智以及他对周围社会(或周边环境)的兴趣、关怀,以克服自卑为标志。请注意,他们能够感知自卑与不足,但会主动去克服这种自卑情绪。
而心理不健全的儿童也会感知自卑与不足,但他们会让自卑感肆虐,以自我为中心,全力寻求自己的利益而罔顾他人等特征为记号。
有了以上的评测标准,我们就可以相对容易的判断”问题儿童“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的背后,是孩子们追求完善,追求优越的过程中迷失了正确的,有用的方向。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家长老师等成年人细微地观察及正确地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毕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
在我的课堂上,曾发生过孩子”偷窃“他人物品的行为,其实”偷窃“这个词我本人觉得是用词不当的,虽然从孩子当时的心理活动来讲,并非是真实意图,但从行为结果来说,用”偷窃“这个词或许更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反省。
其中一个事件是:在我通知孩子们准备钢笔练习写字后的第二周,在某天课堂上,突然有孩子找不到自己的钢笔了,对于从未用过钢笔书写的孩子来说,第一只钢笔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珍品,不论钢笔价格多少,他们都觉得异常珍贵。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我悄悄地调取了监控视频,发现是有孩子趁同学离位时拿走了,从我的主观意识和对孩子的情感来讲,我是万万不相信这个孩子会有此种”不良“行为的,但有一点我相信: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对孩子的影响将是终生的,毕竟,我目睹过小学同学被当众揭发偷窃行为后自暴自弃的悲惨经历,一个小小的事件的心理影响,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我在课堂上大声地告诉丢失钢笔的同学,他旁边书柜下的缝隙很深,也许钢笔掉在了里面,同时,也讲了一些关于钢笔的价格与价值的问题,中午休息时,我会挪开书柜再寻找,然后,我们继续正常上课。等到中午时,在柜子底下果然找到了那支钢笔,这也是我最希望的结果。
下午上课时,我宣布钢笔找到了,并要求孩子们在钢笔上贴上标签写上名字,因为很多钢笔是同一款,借帮他们贴标签的机会,我找”问题孩子“聊天,才发现他根本没有钢笔,原因是他向父母要了多次,但因父母太忙而把此事忽视了,基于孩子温顺腼腆的性格,也因为我要求下午作业必须用钢笔书写的原因,孩子放弃了父母能帮他购买的想法,便有了以上的”错误“行为,后来,通过与其父母沟通,让孩子也意识到了其行为的错误性,并教会他如何正确处理此类事情的方法。
在此事件中,有两个触发孩子心理倾向的事件:
一是其正常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心理发生了第一次变化,在其他人都有而我没有的情况下产生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源,在我看来,是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的,在此文中,我们先不做过多的探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和社会只能够起着显示器的作用。
二是在我的暗示下,他意识到了其行为的错误性,能够主动去克服“满足自我利益”的自卑心理,而将物品归还,也许是对钢笔价格与价值讨论的那些话,也或是其他原因,让他的心理路程发生了改变,回到了正确的方向上。
在此事件中,这个孩子既是一件画作,又是描画这一画作的人,同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我人格的描画者,我们既不可能不犯错误,也不会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都具有完整的认识——我们只是一个脆弱、极易犯错和欠缺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