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和煦,纸上远方人儿的消息翻山越岭而来,本来普通的一天,竟也这样繁丽起来。
用笔写下一句见信如面,即便相隔万水千山又有什么关系?一封信替你跨越山海,诉说你的悲欢苦乐。而师大的收发室就静静地立在那里,怀抱着一腔温柔,等着你去拥抱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
大概人生的美丽就在于两颗心的呼应。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心酸与苦乐能看在眼里,能放在心上,能留在岁月里。这便是收发室蕴藏的脉脉温情,它不仅仅是收发信件与报刊的地方,更是收发感情的地方。
怀着对这一份情怀的向往,我们采访了在收发室工作了30多年的赵守志师傅和高石洞师傅。
师大的收发室是伴随着师大校园一起建立的,在1951年平原师范学院时期,收发室被称为接待室。那时候办公地点只是一个矮小破旧的小土坯房,每逢阴雨天就变得闷热又潮湿,可真是一段艰苦岁月啊!
新乡师范学院时期,收发室和邮局、保卫科分开,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单位,设在学校的大门东侧。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各种设施的改善,收发室暂时搬到勤政楼旁边。在翻修校门之后,又回到了新大门东侧,条件依然不是很好,冬天还要用蜂窝煤炉子取暖。
九十年代初,收发室又搬到老化学楼(现田家炳教育书院处)楼下。随着学校再次新修校门,收发室又迁居于图书馆旁。“我印象中学校一共换了三次大门,总之,学校每换一次大门,收发室就得跟着搬一次。”高石洞师傅如是说。
高师傅告诉我们,在建国初期,国家对信件的要求很严,相应的对在收发室的工作人员要求也很高。
由于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很多国家的机要文件都要靠信件来传递,所以只有党员才能进收发室工作。而且在那通讯远不如现在发达的岁月里,大家与外界的联系都主要靠的是报刊,报刊也是支部向师生宣传形势政策的重要手段。
报纸种类很多,每个班级一份《人民日报》,一份《光明日报》,一份《军报》,一份《青年日报》等。赵师傅说;“现在工作量也不比以前少。以前主要是院系少,学生少,但报纸信件多。现在是期刊多,老师同学发表的文章渐渐多了,收到的很多都是成包的文件资料,所以是量重了。过去是一封一封的信,现在是一包一包的资料。而且现在学校院系也多了,学生多了,服务对象也就多了。”
罗曼·罗兰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高师傅还说:“尽管工作有时候会很累,但只要听到学生的一句感谢的话,心里就会舒服许多。”正是收发室的这种服务态度,感染了无数的师大师生。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有个男生来找他的信,虽然是冬天,但是收发室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戴手套。高师傅满手的油墨,赶紧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帮他找信。那个男生看见高师傅的手被冻得不成样子,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就跑了,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管护手霜,给了高师傅,他如今还珍藏着那一管红色护手霜,连包装都没舍得拆开。这管护手霜的功能早已不再是护手,而是护心,永远有效。
收发室真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呀!每一年的“校友会”举办过后,还会有老学生来找收发室的工作人员合影,曾经的老领导也会常来这里看看。因为这里承载的情感和回忆,已经在背后的岁月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
赵师傅1983年来到学校收发室工作,那个时候学校还正处于发展时期,招的学生也并不是很多,一年只有五六百个学生。但那时候的信可真是多!学生们一下课就往收发室里跑,一趟一趟地去确认自己的信是否已经到来,一遍一遍地询问着收发室的工作人员。如此一来,同学来的次数多了,也就与收发室的工作人员有了感情。
有的同学看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也会帮着他们分捡信件。有的女生会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信而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那封信可能是远方的亲人或者心上人寄来的,可能写了家里的狗生下了一窝小狗崽,可能写了那个人所在的地方下的雨.。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事情在今天谈来,都是情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收发室的办公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现在有电脑辅助办公,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现在收发室的管理也越来越有秩序,信箱每年一设,每一届,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专属信箱。
而收发室的工作也不仅仅只是收信,它要负责管理学校的机要文件,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新生的录取通知书等等一系列重要的东西。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这些文件的收发情况,收发室和党刊党报,校报的联系也十分紧密,这样以便于宣传党的政策。
此外,它还要负责学校的报刊订阅和重要公函的发放,,根据学校情况的变化和老师的需要增加或减少订阅的份数。不能有一点失误。所以收发室也是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它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谈话中,两位师傅不时感叹:“现在写信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的确啊,时代在发展,网络的便捷和快速发展冲击着书信的使用。通过网络,我们很容易就能与远方的朋友、亲人取得联系,书信也因此渐渐被人遗忘,我们慢慢地远离了“手写书信的年代”。
可冰冷的键盘和字母、快速收到的回复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情感的需要,书信里传递的那份温暖、浪漫和亲切感在电子化的世界里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天南海北的朋友,千里之外的家人,甚至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都通过书信彼此交流,互诉关心和思念。鸿雁飞书,鱼传尺素。点点滴滴的感情在笔尖流淌,纵然不能相见,但写信时的字斟句酌、柔肠百结,寄信后的焦灼不安、漫长等待,收到回信时的满心欢喜,这些让书信不再只是几页写满文字的纸张,更平添了一份温热,多了一份浪漫。
当年赵师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收发室有六、七个人都忙不过来,现在手写信很少了,其他人也都退休了,只剩下他俩还坚守在这里。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那些和信件相伴的岁月啊,和那些封存在泛黄的信纸上的回忆一样,像一股清澈的感动流淌在心里。
或许,这就是千百年来深藏于书信中的那份情怀吧,它就在那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