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第四年所写的一篇短文,记录的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与好友张怀民夜游赏月的事情。虽只有85个字,但流露出一代文豪对于人生的感悟。
这夜,被贬黄州的苏轼正要“解衣欲睡”,忽抬头,见月色甚好,于是兴致使然,便“欣然起行”。“欣然”,让我看到的是一位真性情的苏轼,无论此时处境如何,心情有多糟糕,也阻挡不了欣赏美景的脚步。可是,没有与“我”一同赏月,多少有些孤单。“念”,微微地显露出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我想,这幽微的孤单,总与他的身事、经历有关:志向未酬却被贬至此,远离亲人,无人能懂……
这时想到张怀民,是毫无疑问的。一个“遂”字。翻译为于是、就。读来有一种不假思索的决定。能与苏轼共同赏月,能够懂自己心情,就是好友张怀民。而有意思的是“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可见这两人的心有灵犀,也可看出此时苏轼看到张怀民也未入睡时的欢喜!苏轼之所以不假思考去找张怀民,两人之所以有着如此的默契,是因为这时的张怀民一人被贬至黄州。就是有着相同的经历,才能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月光,这样的庭院中有着相似的心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是这样的道理。知音,就是在某一刻他能够懂你那一刻内心的人。
文中只有一句在描写两人让他们欣然起行的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夜已深,两人闲庭信步,抬头,月光如静般的清潭;低眸,庭院似也如一潭如镜的清水。明澈,宁静。这清潭中,也有水藻、青荇,在月光的倾泻下,如水墨画一般在水中摇曳,恍惚间竟以为真。原来是庭中竹柏随风摇曳的影子,月光下澈,影布庭中。这样灵澈空灵的月色院景,让这两人的确容易沉醉其中。以至于分不清是庭院,还是清潭?这亦真亦幻的美景,恰如苏轼此时的心境:闲适,澄澈,宁静,陶醉于这美好的月景不能自拔,也唯有这样的心境才能在悲寂难耐的日子里发现这清澈空灵之美!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摇曳生姿的竹柏?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说到“闲人”,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有空余时间,与事无关的人。可能此时的苏轼和张怀民的生活状态很适合这个名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丰富了“闲人”的含义。一个是“但”和“耳”,意思是“只是”、“罢了”。当这个“闲人”与“只是”、“罢了”联系起来,这个“闲人”似乎又有了自嘲的味道。这种自嘲,透着一种无奈,可能恰恰是苏轼被贬黄州这四年对自己人生与岁月的评价和自我排遣吧!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连用两个反问句,得到的答案是:夜夜有月色,处处有竹柏。这样的大气让我们对苏轼的“闲人”又赋予了新的人生内涵,那就是一种豁达的气度。
就是这样的“闲人”,就是这样的苏轼,在人生最低谷,经历最悲凉的时候,会有无奈,会有自嘲和排遣;也会遇到美景便会“欣然起行”,沉醉于这景致中,有着闲适、澄澈与宁静的心境;更有他对人生豁达胸怀的执著!这是真性情的苏轼,是我最喜欢、最钦佩的苏轼,不问才华,只因心境!
李明儒写于2019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