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节,朋友圈被刷屏。有人感谢孩子的某一位老师,有人感谢自己的某一位老师,也有人感谢的是“教师节”里的那个教师。
我想感谢谁?
回想自己这数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真正意义存在于我的生活中的却不多,跟很多老师的缘分也就是一两个学期而已。他们中很多人只是做了一份工作而已,我想不出有任何的理由要感谢他们。
在我心里,真正感谢的只有两位:我小学五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老师。虽然离他们教我已经过去了15年,可是我常常会想起他们,会想起他们的脸,想起他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2
数学老师,姓马,是个50个多岁的老头,头发比板寸要更长一些,有一只脚好像因为踩了什么东西而跛了。之前是在镇上的中学教书,后来退休我们学校成立后又被聘回我们学校。他因为自己已经离开校园一些时间怕不了解现在的教育升学情况,所以一直非常上心。
在教学方面,他跟其他数学老师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一样的按着课本讲,一样的布置作业。除了基础的训练之外,有一段时间他特别喜欢在晚自习的时候给我们布置一道很难的题,比小学卷子最后那道附加题更难一些吧。每天一道,做出来就可以提前回去休息了。生怕我们到时候遇着这样的题丢分。
他又是我们的班主任,所以在生活中对我们更关照一些,对所有学生都是一副很慈祥的模样,言谈举止间总是充满了对晚辈的疼爱,说话从来不急不躁,除了偶尔一次发脾气从来没有大声说过话。
甚至吃饭,他都一直是跟跟我们坐一桌。学校的饭菜有时候清淡了,他就会去后厨要一些辣椒之类的东西,也分给我们吃。还给我们讲他年轻的时候跟别人比赛吃辣椒,说“就不停的吃就不会觉得辣,停下来才会觉得辣。”
因为我和另一个女孩子成绩好,这关照就更多了几分。每周末放假来了之后,他总是会把我们叫到他的办公室,把他从家里带的东西分给我们吃。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我们毕业,我去了中学回去看他的时候,他都还是会像过去那样打开柜子给我拿吃的。甚至会提醒我“月经不规律要去看”之类的,这些事我妈都从来没有关心过。
3
相比于马老师的慈爱,我们的语文老师杨老师算是一个很另类的存在了。就算是在现在的学校,我觉得他可能也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因为他的一些教育观念太超前了。
他教我们语文和社会。可以说,在那一年里,我从来没有背过一篇课文。因为老师不提倡,觉得没必要,理解了就可以了。所以他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读五遍。完了。
他还立了个奇怪的规矩:每周要让我们看一部电影。说是就算他去找其它老师调课,也一定要让我们看。看的什么倒是没有太深的印象了,大概就是一些励志的、治愈系的那个年代算是经典好片的电影吧。
如果晚自习是语文课,那我们基本上就是看书。看的书,全部都是从学校小小的图书室里借的,甚至于连那个小小的图书室都是杨老师要求收拾开放的,所以其实基本上就算是为我们班服务了。
如果遇上停电,那就更棒了。连书都不用看,教室里只有老师的讲桌上摆了一根蜡烛,杨老师就在这根蜡烛下面给我们读故事听。
他还在春天的时候组织我们去春游;带我们去捡废纸然后买辣条给我们吃;也会在他的宝宝出生的时候给我们发大白兔奶糖,也为了我们跟校长太太吵过架。
甚至,在升学考试的前一天,他为了让我们减压,专门组织了一场足球赛!!
那是15年前啊,2012年,一个山西南部的小镇学校里。可是这一切就这样发生了。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生活的勇者,敢于去质疑现有的条条框框,感觉去追求那些真正美好的东西,他一直都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能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的方式,也身体力行的去努力实现自己所相信的一切。
4
记忆里,他两都只发过一次脾气,还是因为同一件事。好像就是我们班上早操磨磨叽叽,马老师就生气了。马老师毕竟是长辈,杨老师一见这样,便也有些生气,罚我们每个人绕操场跑15圈。
整个那一年的经历就好像是在一个家庭里,马老师是“妈妈”,杨老师是“爸爸”,而我们这些学生是孩子。“妈妈”虽然传统,但是却有足够多的爱,帮你扎下根来;而“爸爸”带着你去探索不一样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帮你生出翅膀来。
他们互相也很尊重对方,就好比罚我们跑圈那件事一样,杨老师是绝对相信马老师的,他也绝不会纵容我们。
我在这之前的岁月里,一直处于放养的状态,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无人照料。可以说那一年的生活是我整个少年时期被照料和养育的最好的一段时光,唯有那一年里,我真正活的像个普通的孩子一样。
经由那一年,我麻木的大脑被重新激活。我之后的生活里没有他们得存在,可当初他们埋下的种子却一直都在,影响了我对很多事的看法和思考方式,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自己。
虽然我知道太过苛刻,但我真的觉得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配的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当得起一句“先生”。
感谢他们曾经的教诲,我也会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