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在分享前,我想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

《未选择的路》

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

可是我不能同时涉足啊,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其中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的深处。

但是,

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留下这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是我知道,

路径延续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

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

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其中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这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

为什么要和大家先分享这首诗呢?

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首诗,非常恰当地反映了我们今天这本书的主题——少有人走的路

第二, 就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的文字,也像这首诗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有韵味。

但很可惜,这本书已经绝版了。

或者说,你们手中的这一版,是非常糟糕的一个版本——美感没有了,取代的是啰里吧嗦。

就是因为新版多了一个译者,严冬冬。

原本非常简洁的翻译,被严冬冬添加了太多的修饰。

之前那份简洁、力度与韵味,已经完全没有了。

讽刺的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自律。

可是这个所谓的白金版,我认为是相当地不自律,在翻译上做了太多的加法,太多自以为是的画蛇添足。

当我读过老版之后,我再看新版,简直如鲠在喉。

但是,很遗憾,现在市面上只有新版卖,所以逼着我买了一本盗版书。

这算是分享前的一个小插曲吧。


下面,在正式分享这本书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提三个问题:

1.为什么小孩子在出生时会嚎啕大哭?

2.窗户是怎么被人类发明出来的?

3.刚才我朗诵的这首诗,其实在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它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给大家留三个悬念,在分享的最后,我会以彩蛋的方式揭晓。


这本书的书名叫——《少有人走得路》

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心智成熟的旅程。

顾名思义,如果我们把“通往心智成熟”看成是一条道路,那么它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理论。

一个人的“心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它一定是趋向于“成熟”的,至少也是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的一件事。

它怎么就成了“少有人走的路”呢?

难道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成熟的?


《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第一句话,就是——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这句话听上去,又好奇怪。

好像你一出生,老天爷就要和你作对一样。

难道生活不应该是美好的吗?

要想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概念——

这不是我故弄玄虚啊,故意搞一个让人看不懂的“词”上来。

不是的。

熵,是这本书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只是没有被足够重视。

即使在书中,也不是一个很显眼的位置。

但我认为它很重要,所以我把它作为一个主要概念来讲。


熵,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也叫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反映的是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

它的规律是——

在一个独立的系统中,它一定是朝着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发展。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有一个苹果,

我们把“苹果+外界环境”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这个苹果,一定是会慢慢腐烂的,即使你把它放进冰箱里。

这就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熵增的一个过程。


再比如,现在正下着大雪,我们把“下雪”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你突然看到一个雪人,你肯定知道这一定是人堆出来的,不可能雪自己会下成一个雪人。

因为从雪变成雪人,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熵减的一个过程。

这在一个独立系统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如果你理解了“熵”这个概念,

你就知道“苦难”,就是我们“人生”这个系统(人和社会组成一个系统)中的“熵”。

它是一个必然增加的过程。

我们活着,就是不断对抗“熵”增的过程,直到我们死亡。


然而,大部分人不愿意正视它。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不敢直面死亡一样。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如此。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考100分,不犯错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在我们的字典里,我们认为有问题是不对的。


我们刚才已经说了,熵无所不在,不可阻挡,必然发生……

所以,苦难,就是人生的常态;

不顺利,就是人生的常态;

遇到问题和麻烦,就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和各种熵对抗。

要想减少人生的痛苦,也就是减少熵,就必须要有外部的力量注入进来,

就像雪自己不会变成雪人,需要你去把雪努力地堆成雪人一样。

而这个“努力”就是——自律。


自律,就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原则。

要想真正做到自律,你必须把握好4个原则——

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这也是评价你是否做到了“心智成熟“的四个维度。


你一定会疑惑,如果人生苦难重重,那我们的人生还有快乐吗?

答案是,有!

当我们用自律,去对抗“人生”中“苦难”之后,我们就会感到人生的“快乐”。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1、面对问题,感受痛苦

2、解决问题,享受快乐

这两个过程不断循环……


1、推迟满足感

从字面理解,就是把满足感推迟、延后。

比如,在做选择的时候,你可以多问自己一句——

如果我不做这件事,之后会不会很快乐呢?

如果是的,我们就要选择推迟满足感。


比如,今天天气很热,我很想喝一瓶冰镇可乐。

这个时候,我就要问自己一句——

如果我现在忍住,不喝冰镇可乐,之后会不会很庆幸自己没有喝呢?

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此时如果你忍住了,你就向心智成熟,迈进了一步。


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那些把糖吃掉的孩子,就是缺乏自律的孩子。

但这个实验忽略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出问题的并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这一切都和父母的教育深切相关。


小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放学做完所有作业,本想玩一会儿。

妈妈说:“这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把明天的功课温习一下吧。”

你温习完功课。

妈妈又说:“这么快温习完了!再背一会英语吧。”

原来在父母心中,作业,是永远也做不完的。

早点写完作业,不但不能早点休息,还会带来更多的作业。

怎么办?

慢慢写,偷偷玩呗。

这样的孩子,你觉得他能学会推迟满足感吗?

我们每个人的拖延症,是不是就是这样从小培养起来的?

所以,只有父母真正做到自律,孩子才能做到自律。


推迟满足感还有一层含义——

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有些痛苦大,有些痛苦小,那么我们就要对痛苦先进行排序,

先解决痛苦大的,然后解决痛苦小的。

也就是哪个最痛苦,就先解决哪个。

先苦后甜,才是幸福的本原。


2.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并不是让你把所有的责任,都自己扛。

而是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分清哪个问题是自己的,哪个问题是别人的。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推卸责任。


作者举了个自己的栗子。

他刚做心理医生的时候,希望自己成长的更快一些。于是,每天接待病人,他都会花很长的时间与病人交流。

这样一来,他每天都要加班,不但工作累,妻子也埋怨他不顾家。

于是,他去找主任,希望他不要再安排新的病人给自己。

 “我有麻烦了。”

主任很善解人意,说:“是啊,你有麻烦了。”

派克继续说“我有麻烦了。”

主任跟个复读机一样重复说:“是啊,你的确有麻烦了。”

派克很生气,觉得主任简直莫名其妙。

最后,主任还补充了一句:“你的麻烦和时间有关。是你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所以,这不关我的事。”

这一下把作者气坏了,下属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作为领导不但不解决问题,还说风凉话。

可是,等作者冷静下来,经过反思,他终于意识到,主任是对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完全可以决定接待病人的时间,他却希望主任帮他解决这个麻烦。

对,谁的问题,谁才需要解决。

也只有问题的当事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3、尊重事实

除了直面痛苦,延迟满足感,给痛苦排序,然后承担责任,去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

但是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我们不能想当然,而是尊重事实。

英国科幻作家亚当斯,曾提出过一个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这是一个幽默的反讽,讽刺人们年龄越大,越不能接受事实。


你觉得抖音很无聊、你觉得今日头条很垃圾,对不起,很可能不是他们无聊、垃圾,而是你不懂它们。

就像聋子看炮仗炸开,觉得奇怪:“一个好好的画纸卷怎么说散就散了呢?”

现象层面,他都看得到,但他丢失了“听”这个维度之后,他就看不懂了。

现在很多新东西,你看不惯了,不是这个东西真的不好,很可能是因为你丢失了某个维度,你看不懂了。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只要它不是靠违法、违规红起来的,我觉得我们都要保持一种敬畏。

这就是尊重事实。

去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去热爱这种变化,然后不断的学习,勇敢地走出舒适圈,永远在迭代自己。

这就是自律。


4.最后一个原则是,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就是自律不是强硬的规则,而是弹性的约束机制。

这句话有点抽象。

其实简单点说就是,你要拥有辩证思维。

比如“生气”这件事。

生气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你该生气就要生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知道我什么时候该生气,什么时候不该生气,就是保持平衡。

这属于比较简单的栗子。


我再举个更深一点的栗子。

有一个大学教授,赶回家参加女儿三岁生日的派对,

结果刚进门就发现女儿抓着所有的玩具,不让其他小朋友玩。

他的第一反应是,在场那么多家长都在目睹女儿的自私表现,这让我十分难堪。

想到自己在大学里讲授人际关系,这种难堪情绪又多了一重。

他先从简单的要求开始:“宝贝,把玩具分给大家一起玩好不好?”

“不!”女儿断然拒绝。

接着是第二招是讲道理:“亲爱的,如果你肯在自己家里把玩具分给小朋友们玩,那么等你到他们家里时,他们也会把玩具分给你玩。”

女儿又说了一个“不”。

教授顿时更尴尬了,很明显管不了女儿。

第三招,教授轻声说:“宝贝,你把玩具分给小朋友们玩,爸爸就奖励你一片口香糖。”

女儿大叫:“我不要口香糖。”

教授忍无可忍,第四招就只有恐吓和威胁了:“你再这样子,我要揍你了!”

女儿哭道:“我不管,我的东西不要分给别人玩!”

最后,教授只好采取强硬手段,从她手里抢过一些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孩子们,来玩吧。”


这个教授对女儿的教育是失败的!

他过于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而不够重视孩子的成长和亲子的关系。

而且从一开始,他就认定了自己是对的,女儿的做法是错误的。

作为爸爸,他不能或者不愿付出耐心和理解,于是希望女儿能够付出一些东西。

当目的没有达到时,他只好借助于自己的身份和权威来逼女儿就范。

这种亲子关系,就丧失了平衡,反而更具有危害性——

他以后会更加依赖外力来达到目的;

父女的关系也遭到破坏。

结果惧怕取代合作,双方都更加坚持己见,彼此防备。

正确的做法是——

让女儿自行决定要不要分享玩具。

或者尝试过讲道理后,教授可以带孩子们做个有趣的游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解除女儿的心理压力。

孩子需要先体验拥有的感觉,然后才会乐于与他人分享,进而付出。

对,拥有和付出,需要辩证地去看,如果只单纯地强调某一个,就会失去平衡。


02

自律是痛苦的。

人要做到自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

黄舒骏在他的《恋爱症候群》里这样写道:

“女人突然改变发型

男人开始每天练着哑铃

洗澡洗得特别干净

刷牙刷得特别用力

半夜突然爬起来弹钢琴”

 

对,爱,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意愿。

但是,本书的作者派克认为,这并不一定是“真爱”,而是“欲望”。

所以,他在“自我完善的意愿”前面加了一句话——

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换句话说,就是——

凡是不以“心智成熟”为目的的爱,都是耍流氓。


所以,爱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

意愿

“意愿”和“欲望”不同。

“欲望”不一定有意愿去行动;而“意愿”则可能导致强烈行动的欲望。

人人都想发财,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却都发不了财呢?

因为大多数人只有发财的“欲望”,而缺乏发财的“意愿”。

发财的欲望不等于发财的行动。


什么是爱?真正的爱是行动。


作家安·兰德有句很著名的话:

“你说你爱我,但是你有我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有你的自我吗?


你做了你自己吗?

只有你做了你自己才可能去爱别人。

当人陷入情网时,会有一种“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于君绝”的感觉。

很遗憾,这是巨婴的感觉。

真爱,一定是让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残缺,体会到一种“我不配”的感受。

这种状态才会使人改变,不断自我完善。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作者史蒂芬·柯维讲过一个例子,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向他咨询一段感情问题:

“如果我不爱我的老婆了,该怎么办?”

柯维说:“那你就去爱她吧。”

这个人说:“老师,你没听明白,我问的是,我不爱我老婆了,该怎么办?”

柯维说:“那你就去爱你老婆啊!”

这个人有点着急了:“老师,你还是没明白,我对我老婆,已经没有爱的感觉了。”

柯维说:“不是我没明白,是你没明白,我再说一遍,如果你不爱你老婆了,那你就去爱她吧!”

这个人有点生气了:“可是,我没有爱的感觉,你让我怎么爱呢?”

“不,爱是一个动词,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带来的结果。所以,你如果不爱她了,那就请你去爱她吧!”

对,爱是一个动词,但是很多人却把“爱”当作一种感觉。

爱,是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还记得之前那个教授的栗子吗?

他为了满足自己光辉形象,却不把女儿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

说明他对女儿的爱,并不是真爱。


关于什么是真爱,我再举一个栗子:

稻和盛夫,大家都听说过,日本著名的企业家。

当年稻盛和夫年轻的时候,慕名去听松下幸之助讲课,希望从中获得创业的启发。

结果松下幸之助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水库哲学”的概念。

有人就站起来不满地说,你讲的这些东西一点儿用都没有,我们都知道在公司里建立一个水库很重要的,企业有了资源就要把它存储起来,以便于遇到危机的时候足以应对,但问题的核心是怎么建立那个水库呢?

松下幸之助很尴尬地笑了笑说 “对不起,我真不能告诉你怎么能建立一座水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你要有那种不建立水库死不罢休的决心才能建立起一座水库。”

松下幸之助的话引来哄堂大笑,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用心灵鸡汤在打发大家的骗子。

但稻盛和夫没有笑,他觉得身上好像有一股电流一样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瞬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当你有一种死不罢休的决心去寻找一样东西,整个世界都会过来帮你。

这就是真爱的力量。

他让稻和盛夫有了一种强烈地完善自我的意愿。

这就是稻和盛夫成功的原因。


03

阻碍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

懒惰。


懒惰是爱的对立面。

懒惰是我们身上的一种“原罪”。

人人都懒惰,只是每个人的懒惰程度不同而已。


可能很多人不一定不同意这个说法。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多人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甚至周末也经常加班。

尽管很累,下班后,很多人还要强打精神陪孩子辅导功课,很多人的人生似乎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忙!忙!忙!

但实际上,你的懒惰与你是否勤奋无关!

那懒惰与什么有关?

恐惧

你会觉得好奇怪啊,懒惰和恐惧有什么关系?

所有的懒惰,从本质上说,都是因为恐惧。

就拿我自己来说,最近几年很火的一些概念,比如元宇宙、AI等

我一直嘴上说想了解,但一直都没有行动去了解。

究其原因,就是我对新信息的恐惧。

我害怕打破我固有的模式,害怕失去当前的现状,害怕转换角色后的不适感。


为什么有些人读书破万卷,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他所有读书获得的认知,都是不断地在固化他的认知,不断证明自己是对的。

不止有一个朋友和说过这样的话:

“我读了这么多书,活了这么一把年纪,我觉得现在很难有人能洗我的脑了。”

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人有了这种看法,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因为说明他的认知已经固化的很严重了。

这样的读书,读得再多,也是无效学习。


我再举一个我自己切身体会的例子。

在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不好沟通的同事。你会怎么做?

一般的做法是,俺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于是,我们拒绝和这些人沟通,我们不屑与他们为伍。

我们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不是,是我们恐惧。

我们害怕和他们沟通,宁可选择不沟通,甚至是讨好式的沟通。

于是,你处处要照顾他们的情绪,你不得不自己做大量的工作,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累,压力好大好大。

你很勤劳吗?

不!你十分懒惰!

因为你害怕改变,害怕这种改变之后,需要和他们之间起各种各样的冲突。

这种恐惧感或者说懒惰,浪费了我们大量的生命资源。

懒惰,让我们不想改变,只想维持现状。

可悲的是,我们宁可维持可怜的现状,也不愿意通过努力去摆脱困境。

懒惰就像魔鬼一般狡诈,它不但让我们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想方设法让懒惰变得合情合理。

一个人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觉察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省,就越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我们现在来做个总结:

一个人要想做到心智成熟,必须要深刻理解三个概念——

自律、爱、懒惰

爱是自律的动力;懒惰是自律的阻力。


自律,就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

想做到自律,有4个原则:

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自律的过程是——直面问题,感受痛苦;解决问题,享受快乐。


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意愿,并能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

所以,爱不是感觉,爱是行动,爱是真正的付出。

懒,是爱的对立面。

是阻碍我们心智成熟的。

而懒惰的本质是——恐惧。

面对这种恐惧,我们甚至不惜编造谎言来欺骗自己。


现在彩蛋来了啊!

回到最前面,我们提出了3个问题: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为什么小孩出生时会哭?

子宫,被称为人类的原始舒适区。

在子宫里,我们不用劳动,甚至不用吃饭、睡觉,一切的能量供给都是自动化的。

在子宫,人不需要思考。

所以,子宫被称为“原始舒适区”。

我们对幸福的渴望,都和子宫有关——无忧无虑、不愁吃喝、只有平静、没有苦难。

这个地方,简直太好了,像天堂一样。

所以,每个在这里待过又被迫出来的人,一出生就会哇哇大哭。

原因很简单,他从一个确定的世界,来到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必然是充满痛苦的。

什么是人生?

就是从出生时的哇哇大哭,到临死前的泪流满面。

这不就是,人生苦难重重吗?


2.窗户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人类从穴居到地面生活,需要盖一所房子。

但是房子盖好后,屋子是黑的。怎么办?

人类想到的第一个解决办法,给屋子开一个洞。


可是问题来了,

自从屋子有了洞之后,蚊虫、野兽都可以进来,

而且刮风下雨,搞得屋里一团糟。

要知道,这些问题在洞穴里,是没有的。


那么,如何让光明进来?

就只能给洞装上玻璃。

可是玻璃也有问题,外面的人可以看见里面。


如果不让别人看见我怎么办?

继续解决问题……

从一个角度看,窗户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窗户是面丢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给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对,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

这不就是,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3.<未选择的路>是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

“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这一幕其实在人类历史上,确实真实发生过。

大家知道,人类起源于东非。

东非原本是雨林,但由于地块发生变化,降雨量大量减少,造成雨林开始有一部分,逐渐变成了稀树草原。

于是,古猿中,有一小部分非常弱的古猿,就被赶出了雨林,被迫在稀树草原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生存,剩下的大部队依旧在雨林的舒适区继续生活。

可是,选择雨林的,今天仍然是大猩猩。

而选择稀树草原的这一支,最终胜出,成为地球的主宰,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人类。


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完美地总结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我希望,今天我分享的3个概念和3个问题,可以帮你建立一个清晰的理解“心智成熟”的框架。

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