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过的路:心智成熟之路
(美)M·斯科特·派克/著
一本三十四年前的心理学著作,这是本我无法写书评的书,还是选择把部分片段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自律
自律
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痛苦。
问题和痛苦
人生苦难重重,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规避问题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推迟满足感
“先吃苦,后享受。”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面对问题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父母的过错
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爱,关乎心灵的健康成长,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怨气和不满。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
解决问题的时机
很多人都没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知识社交心理方面的问题。问题没有消失,他们仍继续存在,是妨碍心灵成长的永远障碍。现在承受痛苦将俩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而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承担责任
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错在自己,缺少勇气个性,自己活的痛苦,人格失调却不愿承担责任归咎旁人,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能力,让别人活的痛苦。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逃避自由
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独裁者、上司。为逃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尊重事实
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需要从头开始,而是惟有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内容详实和准确。
移情:过错的地图
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漠然置之,是构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这种情形,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把产生于童年时期,并似乎一直适用的对于现实的观念和反应,不恰当地转移到成年人的世界里,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
迎接挑战
反省内心世界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的痛苦,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选择后者。故步自封,逃避挑战可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不仅对别人说谎,也会对自己说谎。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愧疚积聚,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隐瞒真相
谎言通常分为两种:白色谎言和黑色谎言,白色谎言常被认为是善意的谎言,戴着“不想伤害别人的感情”的帽子,更容易得到社会的宽容和认可。表面看来,自我封闭显然容易得多,殊不知尊重真理和事实,其收获将远远超过代价
保持平衡
自律本身仍需要特殊的“约束”,称之为“保持平衡”。要使心智成熟,就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机遇,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抑郁的价值
适当放弃过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现象。只有放弃遭到某种力量的干涉,才是不自然、不健康的现象,放弃的过程无法进行,抑郁的心态就会延续,直到心灵找到出路。
放弃与新生
生命的意义恰在于“死亡”这一现实,这是哲学和宗教的核心。“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前提在于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
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为数众多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灵无法成长,他们相信可以实现某种目标,却不愿为此经受痛苦。
第二部分:爱
爱的定义
冒昧就所有“爱”的形式,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真正意义的爱即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
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坠入情网
通常涉及与性有关的欲望。“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渴望突破自我局限,却要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这通常使他们产生无助的痛苦。
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奔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日常琐事和难题,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必须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
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够真正相爱,可使自我界限扩充,而且不再恢复原状,坠入情网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落入婚姻“陷阱”。
浪漫爱情的神话
坠入情网可以造成“爱是永恒的”这一幻觉,这一事实推动了婚姻和家庭的运转。起源多半来自童话式的浪漫爱情,陶醉于神话营造的虚假氛围中,只想成为爱情的奴隶,到头来发现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现实生活与浪漫爱情,往往相去十万八千里。
自我界限
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会归于消失,而我们的心智就会成熟,爱不断释放,自我与世界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我们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
依赖性
没有别人的关系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依赖只能导致病态,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想让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精神贯注
不关心心智的成熟,爱就不能带来任何滋养以及任何形式的“精神贯注”。爱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类,只有人类的心灵,才有成长与进步的能力。丧失爱人的能力,就可能把情感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却以为照样可以培养出真正的爱。我们豢养宠物只是希望他们永远都不要长大,乖乖地陪伴我们,我们看重的是宠物对我们的依赖性。
“自我牺牲”
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一回事。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有时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一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出自个人意愿,核心动机却是满足自我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也许都是为赢得私利。
爱,不是感觉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
关注的艺术
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倾听,是表达关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而其他形式的关注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
死亡的风险
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
独立的风险
人生就是一种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最大的风险就是自我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
承诺的风险
具体而深刻的承诺,即便不能保证情感关系一帆风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做出承诺,可以给一个人带来安全感。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
冲突的风险
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以谦逊的态度行驶权利,这种行为最普遍的结果就是爱的冲突。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总是致力于自我完善,让自己具备起码的道德和智慧,然后才会行使批评权。
爱的自律
自律的力量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如果感情是他们的奴隶,自律就是奴隶的主人。“爱”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必须适当地约束,没有自律作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情感的毁灭。
爱与独立
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
爱与心理治疗
人际交往是彼此学习和教育的机会,也就是给予治疗和接受治疗的机会。心理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不是依靠单纯的激励,不是借助于任何“符咒”或采取特殊治疗方式,而是医生与病人之间,要彼此做出承诺,要进行卓绝的努力。
爱的神秘性
爱,是推动心理治疗的重要元素,木雕青铜像都没有生命,可是,它们的创造者,不都是怀着无比深厚的爱吗?它们的没不正是来自创造者真诚的爱吗?大自然的美不是同样让我们倾心吗?我们有时把大自然称为伟大的造物主,这并非没有道理。
第三部分:成长与宗教
宗教与世界观
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有着天壤之别。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属于我们的宗教范畴。我们对于人生都有各自的认识,有着或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形成宗教思维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的家庭,父母是我们信仰的根植者。我们的宗教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宗教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
科学的宗教
我们应该对过去的信仰提出疑问,主动探索陌生领域,挑战某些久被视为真理的结论,只有怀疑和挑战,才能使我们走上神圣的自由之路,为此,我们必须从科学起步,别无他途。
有了自己的宗教,才能有成熟的心灵。拥有科学思维的人,能够对一切现象提出质疑,这远比单纯依靠盲目的信仰、迷信和教条,更有利于我们的进步。
凯西的故事
最胆小的病人。按照母亲和教会的价值观行事,一切便简单得多,自行去寻找人生的方向,显然需要经受更多的痛苦。母亲的颐指气使,父亲的不闻不问,才是凯西得病的根本原因。
马西娅的故事
忧郁症。她的潜意识里,存在着渴望宗教的成分。为使治疗取得成功,心理学家是否必须主动挑战病人的无神论、不可知论,甚至有意识地引导病人信仰宗教呢?
特德的故事
隐士一样的生活。优柔寡断,什么决定也做不了,更不要说重大的决定了。早在十多年前,在他内心深处,就种下了离群索居的种子。人生某些痛苦,原本就是难以避免的,生命原本就是矛盾、庞杂的组合。
婴儿与洗澡水
探求真理是科学家的天职,但科学家也是凡人,和普通人一样,他们在潜意识中,也希望为最复杂的问题找到最简单、最明确的答案。人世间无数信仰,皆以毁灭性的教条主义为特征,这方面的证据不计其数。
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陋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
健康的奇迹
世界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它们凭借让我们感到陌生的一整套机制,在冥冥之中影响着大多数人,使之安然度过难关,而且不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疾病,未必一定和心理上的疾病有关,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是普遍存在的。
潜意识的奇迹
梦,是其存在的最好证据。我们内心被压抑的感受,随时都可能流露出来,其中既包括坏的感受,也包括好的感受,他们是客观而真实的,尽管我们可能不想公之于众。我们的智慧来自于继承。
好运的奇迹
人类的某些想法和言行,是来自潜意识的某种启示,意外遇到有价值或令人喜爱的事物,正是向世人展示“神奇的力量”。
人人都有机会不期而遇,但有的人却在神奇力量降临时不懂得把握,我们对类似的好运不以为然,以为不值得小题大做,结果听凭机遇从身边溜走。
进化的奇迹
心智的成熟,就是一个人特殊的进化模式,心灵可以产生全新的生长模式,心灵的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获得成长的机会无穷无尽,而且没有任何限制。
进化过程与熵的力量彼此抵触,进化过程是由低向高地发展,在此过程中,它变得更加复杂,而且更具风化性,更有组织性。
只有每个人的心灵完善和进化,才可带动社会的完善和进化。我们产生幻灭感,是因为我们的自我期待远远高于上一代人。
熵与原罪
阻碍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懒惰,是人生的一种可怕而消极的力量。我们需要选择相对艰难的道路,如果要走完这样的道路,我们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经受更多的痛苦,这当然使我们产生恐惧,从而逃避痛苦。
并非所有恐惧都等于懒惰,但大部分恐惧确与懒惰有关。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责任,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人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病态的,一个是健康的,一个走向生存,一个走向死亡。
邪恶的本质
懒惰就是原罪。邪恶是真实存在的,邪恶的人憎恨光明,光明会让他们看清自身邪恶的本质。
真正的邪恶者主动逃避完善,捍卫自己的懒惰,保持病态的自我,熵是一种庞大的力量,是人性极恶的体现,察觉到邪恶的存在,人们就更容易产生自我完善的意愿。
意识的进化
包容和关怀,就会渐渐了解自己,交接所爱的人和整个世界,自律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认清我们的责任和决策的能力,我们将这一部分心智称为“意识”。
心智的成熟,也可界定为“意识的成长”,或是“意识的进化”。意识的对立面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就是潜意识,潜意识知道的事情,永远比意识多得多。获得新的整理和启示,其实是意识和潜意识达成一致,具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
力量的本质
世界上存在两种力量——政治的力量和心灵的力量,政治的力量,就是以公开或隐秘的方式,去强迫别人遵循个人意愿。心灵的力量,则完全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中,它和强迫、控制别人的力量没有关系。
天下诸事难遂人愿,命运总是喜欢同我们开玩笑。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最终摆脱迷路的状态,这才是应该提倡的做法。心灵获得力量,就会感觉舒适而愉快。心智成熟到一定阶段,就会更加谦逊和快乐。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要洞悉世界的本质,认清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就可能经受各种痛苦,而惟有经受痛苦,才能够最终走向真理。
心灵产生的种种症状,或许让我们难以接受,但它们却是神奇力量的体现,它们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滋养心灵的强大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
俄瑞斯忒斯实现了局面的逆转,是因为他愿意为自己的心理疾病负责,而不是一味逃脱责任或归咎到别人头上。
抗拒潜意识的暗示
抗拒潜意识的主要原因是爱和付出本身。心理治疗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自律的工具,完全是病人的自主选择,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病人是否有“成长意愿”。
成长意愿的本质与爱的本质是一致的,爱,就是为了心智的成熟而自我完善的意愿,真正拥有爱的人,心灵自然会不断成长。
潜意识的召唤,也可被视为一种升迁——得到召唤,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行使更大的权力。
接近潜意识,意味着我们要抗拒惰性,挺身而出,成为力量的使者和爱的代理人,我们要代替潜意识去行驶职责,完成艰巨的使命。
潜意识的召唤,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激励,因此不得不放弃幼稚,寻求成熟;不得不忍受痛苦,从童年的自我进入成年的自我;不得不摆脱孩子的身份,转而成为称职的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人能够义无反顾地走向成熟,并乐于接受崭新的、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