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本章描述了老子心中的理想的社会状况:小国寡民。古今中外,无数哲人先贤都在探索着心中的“理想国”:
孔子心中的理想国一个是大同社会,一个是小康社会,人人都讲究礼和仁。
墨子心中的理想国,人人内心都充满了爱,主张兼爱非攻。
陶渊明心中的理想国是桃花源,远离战乱,神秘、恬淡、宁静且安详。
康帕内拉的理想国“太阳城”,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的聪明智慧得到完满的发展。
莫尔的理想国位于一个叫“乌托邦”的小岛,那里财产公有,按需分配,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这些先贤们着眼于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希望能找到通往终极理想国的钥匙。那么老子的理想国又是怎样的呢?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理想的社会状态是)国家领土小且百姓数量少,即使有胜过人力十倍、百倍的奇巧器械也不使用,让人们敬畏、看重死亡,而不轻易迁徙他乡、远离故土。
老子出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诸侯之间相互兼并,天下战火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源是什么呢?是不平等。
诸侯国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利益分配有多有寡,技术水平有高有低……这样的不平等就会导致矛盾、冲突、隔阂与战争。
怎样去杜绝?答案就是“小国寡民”。天下每一个诸侯国的土地都很狭小,人民都不是很多,国与国之间就像村与村那样和谐相处。大家都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据说,周朝最初分封了八百多个诸侯国,到春秋晚期还有100余个,到战国时期则更少,基本只剩下最强大的战国七雄。为何诸侯国会不断减少,就是连年不断的兼并和征服战争。这战争尽管有利于社会进步,对劳动人民而言却是无穷无尽的苦难。
因此,老子认为要彻底终结战乱就必须回到最初的小国寡民时代。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不要去使用奇技淫巧之器物,因为这只会让人们习惯于投机取巧、产生异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主动、或被动对农业技术、军事技术进行革新。可技术进步、社会进步带来的是道德的沦丧。
因此,老子主张”什伯”之器不用,就是希望使用最简单的工具来保持简单的心灵和朴素的品德。
“民重死而不远徙”,就是希望人民能够因为敬重死亡而做到安土重迁。井田制是西周初年开始实施的土地国有制,到春秋晚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技术普及,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逐渐变为新兴封建贵族私有。
一大批失去耕种地的庶民要么成为新贵族的佃农,要么流离失所,成为流民。历朝历代,流民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无恒产者无恒心”,人们只要离开了故乡成为流民,不久就会因饥寒交迫而生盗心贼念。面对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一切都无所谓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今朝有酒今朝醉。
所以,老子强调的小国寡民状态,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有自己的土地,人们不论是精神状态还是生活方式,都能始终处于最淳朴的状态,人人安居乐业。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即便是有车船这样先进的交通工具,人们也不去乘坐;即便是有雄壮的甲兵,也没有用武之地;让人们重新回到最初结绳记事的简单纯朴状态。
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的电视做得越来越先进,可看电视的人却越来越少。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获取知识资讯越来越便捷,却觉得自己比以往更加无知。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沟联了五湖四海,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也就是说技术的进步并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人过度地依赖技术、依赖机器,会产生投机取巧之心,从而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人们在操作一台计算机的时候,看似是计算机的主人,实际上到底是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谁又知道呢?也许不久的将来,人类会成为计算机的奴隶,这未必是危言耸听。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小国寡民状态下,根本用不着军队、用不着武器。即便是有,也没有机会去秀肌肉。
在国家出现之前,氏族社会部落与部落之间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而国家出现以后,随着疆域人口的扩大,就产生了正式的军队和边疆。
从“国”字的演变过程就可以看出。一开始,只是一个“口”和“戈”字,慢慢地又在外面围了一个框,也就是说光有军队还不行,还要划定疆域。
在老子的眼中这些都是不安定因素,在他看来,要想真正和平就必须小国寡民,就不能有军队,不能有疆界之分。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远古时期是没有文字的,人们不管是打猎、耕作、娱乐……都在绳上结个坨坨了事,久而久之,当初这些坨坨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因此。远古时期的人们,是很难产生思想和文化,因为没有文字,就无法形成传承。
根据传说,当年仓颉造出文字时,天雨粟,百鬼夜哭。从此,文字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发明,彻底终结了人类社会的蒙昧混沌状态。
文明的进步,文字的推动功不可没,但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人心、让社会变得比以往更加复杂。
我相信,老子并不是主张废除文字,他只是借此来表达出要回到那种朴素、平等、宁静而没有冲突的美好愿景而已。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一种解释是:使人民有甘美的饮食、漂亮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
另一种解释是:使人民觉得饮食甘美、衣服漂亮、住所安适、风俗快乐。
相比前者,我更喜欢后者。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感受。
在这样一个理想国里,老百姓对什么都不会挑剔,吃什么都觉得甘美可口、穿什么都觉得漂亮合身、住什么都觉得舒适安稳,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这美好的风俗里,人人都懂得知足常乐。
在一般人看来,基本的衣食住行是人生活最简单的需要。可大家要知道,老子生活的时代充满着战乱、压迫、饥饿、贫穷......老百姓连这些最简单的生活需要都成为一种奢望。因此,老子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来总括他心中理想社会的场景。
有一句话说得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长期处于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之中,过得不如一只狗,毫无尊严,突然能吃上一口最简单的饭菜,穿上一件最朴素的衣裳,住上一间普通且舒适的房屋,他肯定喜极而泣、心头充满感恩。
因此,老子的理想世界就是人人都能懂得满足,最简单的物质生活需求往往能让人的精神世界更好地提高和升华。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与国之间,相互守望,鸡犬的叫声彼此都能听见,但人民从生至死,都从不相互来往。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就描述了这样的理想国。当渔夫要离开桃花源的时候,里面的人提醒他切忌将这一切告知他人,就是要避免外界对桃花源产生觊觎之心,从而打扰本地宁静的生活。
老子主张清静、主张少智,因此在他的理想国里,人们安身于彼此的生活,从不来往。因为交流太多,对外界的知识懂得太多,就会因好奇而产生欲望、因欲望产生矛盾、因矛盾产生冲突......
大家可能觉得老子这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想法有点极端、是倒退的思想,可只有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才懂得和平、宁静生活的可贵。我们只有结合老子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位先贤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