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16年是知识付费时代的元年,而我却没有及时赶趟。不久之前,我还觉得我们还是处在免费共享知识的时代,网上有那么多的博客、热帖,有知乎,有贴吧,有各种大V的分享,有那么多的电子书和资料可以去钻研学习。然而仿佛一夜之间,知识付费已经遍地开花,汹涌袭来。身边的人个个在或多或少的参与付费知识的项目,而且每个开设网课的仿佛都有牛逼哄哄的大神、极具诱惑力的课程名词、特能抓痛点的推广文案,这些综合起来,终于让我这个对这方面比较迟钝人开始思考,真正的干货是不是只能靠付费获得?
于是52天前,我一头扎进了知识付费的瑰丽世界,而且一开始就多头并进。我首先参加的是文叨叨的写作打卡群,二十多天后,我又购买了千聊的教授学习方法的课程,买了这个课程的几天之后我参加了分答的一个依托印象笔记讲述知识管理的训练营。这三个知识付费类型刚好各有特点,而且分属不同的平台,我想从用户的角度,通过下面的三点来谈谈我的体验以及思考。
1、参加知识付费项目之前,你最想获得什么?
也就是你的期望值是什么?这个是极影响你的适用体验的问题,俗话说,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我觉得在开始付费之前,你应该想好,你想要什么?而我之前恰好就属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那一堆,可能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把?
我参加写作打卡群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是被文案吸引的,我在开始打卡的第一篇自我介绍中就写过我希望获得文案所写的我将能获得的东西:
1.真实体会到,写出一篇文章变得容易了,轻松了。
2.找到写作的节奏。
3.在文字的流淌中,发现你自己,提高对生活的掌控感。
4.自律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
我当然知道写作打卡只是在打卡写作而已,但我实在无法不被第3、4点吸引,因为我认同写作的力量。
我购买千聊的学习方法的课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名字叫:普通人如何迅速崛起?(〒▽〒怎么有一种很丢脸的感觉?)通过课程目录我了解到,它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出众的学习能力,这让我想进一步了解。一句话,我想学习“能让普通人迅速崛起”的学习方法(o(*////▽////*)q仍然很羞赧的感觉)。
来到第三个课程训练营,它主打的内容是:碎片化时代如何有效的系统性学习。又被文案和目录吸引去了。
写到这里,就能发现我的问题了。其实我的学习目标并不十分清晰明确,总是被各种推广文所吸引,这样子会有什么问题呢?回到最初说的,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会有很大的风险,造成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可能极不稳定,因为,大家都知道,推广文靠不靠谱,因人而异咯~ 我的体验报告就在第二点:
2、52天的收获与困惑
上面说了我付费参加的原因,实际上也就是我的期望值,那么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 写作打卡群。我报了季卡,现在已经完成了一个半月的全勤打卡了,鉴于它是一个月一期的形式,我觉得我可以说一下我的收获了。首先,写文变得的轻松是有的,但有时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有灵感的时候就有,没灵感就感觉不轻松哈哈~~换句话说,其实跟之前的状态是一样的,写作对我来说还不能稳定的输出。那么也没有达到文案的第二点,找到写作的节奏,至于第三、第四点的高阶状态更无从谈起了。
但真正的收获是什么呢?我写了。一共45篇打卡文(除去休息时间),或长或短,我完成了一次跨越,从不动笔,到几乎每天一写的改变。虽然这种全勤的动力不知道是不是可持续的(打卡群结束以后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但我仍然心存感激。其实我当初就想过,文案里说的效果不知道靠不靠谱,但再不济,起码也能连续写作3个月吧?可以说,这个收获是与“写作打卡”最相关的收获,也最能通过努力稳定获得。我得到的教训就是,当你思考要不要付费的时候,从最实在的收获考虑,往最坏的结果想,如果只能收获这个,你还愿不愿意参加呢?这是理性参与知识付费项目的很好的标准。
那么为什么实实在在收获的与期望的有那么大的落差呢?
首先是认知的不同。比如文案说的第一点,让写文变得容易、轻松,而我已经实现52天的全勤打卡,难道不正是证明了这一点吗?以前不动笔,现在能写出45篇,不就是更容易写出文章了吗?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但是我所理解的“写出一篇文章变得容易了,轻松了”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就是我写文章的时候,我“感到”轻松,不痛苦。而事实上,即使全勤打卡了这个久,其实我觉得写的还可以的,一只手可以数的出来,其他大部分文章并没有什么价值,而且细的时候一点都不轻松,写起来常常有“便秘”的感觉。
其次,就是我太“务虚”而不够务实。让生活更有掌控感,自律带来的自信和成就,跟每个人如何完成的很有关系,而且跟每个人的个性感观也很有关系。可以说是无法量化,不好衡量的东西。你如果问我这52天的全勤,有没有自律的成就感?因为我事实上自律了。我会说,很少。为什么?因为大多数时候,我要兼顾其他事情,或者就是懈怠了,然后为了保持记录,常常卡在夜里11点50几分去完成打卡,若是不做字数的短文打卡,我甚至有过思索10来分钟就写上去完成打卡的情况。这种为了打卡而打卡的情形并没能让我获得成就感。有人到这里可能会说,这是你自己执行效果的问题。没错,我借此要说的就是,不要以为付费了,甚至是参加了打卡群有一大帮人一起做了,事情就会多么不同。在这之前造成你行动困难和行动障碍的事情、心情、问题等一样都不会远离你,原来需要面对什么,有了付费项目的“帮助”,你仍然需要面对同样的事情。所以我说,要多务实。对结果的预测不要脱离事件的本身,明确目标,合理化期望值,相信获得的体验会很不一样。(学习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情,写的是并不太别自律、没有高效的GTD系统的身为普通人的自己的体验,不喜勿喷。)
最后来谈困惑或者问题。我觉得现在的写作打卡群常常容易变成“正能量量产工厂”或者是“赞美大会”,思辨是比较少的,这应该是打卡群的通病或者说是困境。打卡群还容易让我这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一类的人有打卡孤岛的感觉,每天打卡跟自己用打卡app好像也差别不大? 虽然有一些语音课,但一个知识的学习,哪儿有那么容易,而作为“群”的交互功能,我觉得目前利用得一般。当然,后面的每周点评的调整让这种状况好了许多。
▲知识管理训练营。这个课程可以说是让我有点傻眼的课程。首先也是认知偏差,我以为他会讲碎片化时代如何利用有限的分散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系统性学习,结果他一句话带过去了,对“碎片化时代如何有效的系统性学习”的回答是:“碎片化时代更需要系统性学习”
每节的语音课都不超过30分钟,有一节课甚至只有9分多钟。这就造成,也许这里面有很多干货,但这么“浓缩”的情况下,往往就是听不明白。而且一般关键问题的阐述只有5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一直再讲他教授的这个做法的好处和重要性,可我想说那个做法本身我还没理解啊??每堂课有作业布置,每天布置完作业之后就会看到提问区一堆类似:“作业怎么提交啊?”、“作业资料包没办法下载啊”、“这个作业究竟能不能在手机端完成还是只能用电脑啊?”……有趣的是,他们教授费曼技巧:要用最简单的语言不用术语,把一个知识让8岁的小孩和80的老人都能听懂;结果课程完全不“费曼”,我也是无奈到要笑了。这群“高人”完全不管自己和学员之间存在的信息差,短平快的教授着课程,而我之所以还没弃课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穷屌丝付了费的课程,跪着也要上完,然后就是目前为止只上了一周的课,后面有更核心的课程,不知道会不会有实实在在的能学得到的干货(现在教的不是说没用,而是这样教法好难学得到)。
什么?我的收获?哦,有的,目前为止我为了这个课程已经新装了4个软件,购买了一年的印象笔记高级会员了……希望……有用……
▲学习方法网课。上这个课的老师很年轻,曾经只用3个月的有效学习时间从二本考到北大研究生,也夺得过超级演说家的总冠军。我觉得她的课就是……太年轻。围绕考试、考研的内容非常多,而且说了很多个人经历(重在经历不在怎样学),让我一个远离了校园的人觉得不是很对胃口,然后伟大的让普通人迅速崛起的学习方法,大概是:确定目标;寻找途径;反复实践;反思修改调整;复盘总结。我听着觉得这些道理我怎么都懂ヾ(。 ̄□ ̄)ツ゜゜゜
好,不弃课的原因跟上一个是一样的。
后面这两个由于我体验的时间还较短,所以主要写的是目前比较强烈的感觉,所以会比较短。回到题目的问题:
3、知识付费课程最能为你解决什么问题
总结起来我认为,各种知识付费项目最能解决的是与它本身特点对应的问题,比如说写作打卡,如果够自觉的话,就能让你持续完成“写”这个动作;前面的知识管理训练营主要依托印象笔记来阐述它的方法,所以我最直接的是懂得了一些印象笔记的应用技巧;学习方法的网课呢,的确说了学习方法,只不过我发现,真理一直在自己面前,只差你去实践而已。其他的效果,真的因人而已,因具体执行而异了。
我的建议是,不要被那些各种21天解决什么什么或者变得怎样你只需要做3件事这样的标题迷惑了,确定好你的目标,衡量一下性价比,评估一下你能良好完成的可能性,然后有的放矢的选择课程吧。知识付费时代毕竟是个新的时代,不要落后,但也不要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