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探讨了当前阶段关于写作者未来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开创一份事业或从事一份工作,让写作作为工具助力自己的成长。
这是其很重要的一项价值,但并不是全部,它还可以触及很多地方。
前几天,一位学习服装设计的朋友和我说他接了个活儿;是为一家新成立的服装公司做兼职的自媒体编辑。每月固定4-6篇稿件,按篇付费,价格不菲。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也遇到不少。上周就有一家从事艺术品销售的公司看我之前的文章中有涉及美术史的部分,就来找我聊。
他们想要做一个新媒体平台,自己单位的员工鲜有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再重新招人涉及费用又太多,索性就来这些公众号上逡巡。发现合适的,谈谈;一言不合就带走。只是我个人太忙,没敢接这活。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小微公司会拔地而起,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血管,会从各个角度为小微企业服务;这是未来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是很多写作者,尤其是肯在某一领域深耕的写作者的机会所在。
你在公众号,这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为手中的技能做好展示,再去寻找对应的需求,没有找不到下家的道理。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明,这类文章的需求者会根据写作者能力的大小来呈现出多种价格;也就是说,你的写作水准越高,跟相关产业得融合越好,对企业的价值就越大,从而为自己带来议价权;反过来,行行相通、业业相融,你个人在跨界领域的成长也就越快。
从这里我们看到,“投稿”这一在报刊文时代活跃的写作者的生存方式重新开始回归。所不同的是,投稿者现在所仰仗的是自己在某一领域的学识,而不是迎合大众媒体。
这是写作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一种扩展。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我们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很显著的进步,但伴随着人们收入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一件事情的现实效益,文化上却落后了。
现在中国在做一带一路工程,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这种时刻,传统文化的崛起越来越有其必要性;而文字作为其载体,势必要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切入任何一个角度,从而做成一番事业。比如六神磊磊写金庸。他的作品获得了大量金庸粉丝的喜欢,客观上也促成了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儒释道文化、国学经典层出不穷;针对孩子的国学班也是都做得如火如荼。
身边就有一个五岁孩子的家长把自己小孩根据三字经写的作文到处转发,并且引以为荣。
但是,不可否认,在做上面这些事情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
讲一个故事。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科幻电影。一个小男孩因为失手把自己的哥哥推进了水池里,被自己的家人狠心赶走。
流浪的路上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个机器人,一个有情感的机器人。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希望找到一位童话里的蓝仙女,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孩子。
遗憾的是,他没有。更遗憾的是,他去了一个地方,发现在某个房间里挂着无数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小男孩,拥有同样的名字;而且,他们同样以为自己就是唯一的。
登陆微信公众号或者简书,把同一个号下的内容看六七篇,你就能明白这一点。我们自以为的唯一,在一个大的环境里看,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情感都是男欢女合,所有的亲情都是母亲爱我我却不自知,所有的成长都是努力挫折再努力,这就是同质化。事实上,很多人都处在这样的一种竞争状态里,自己却毫无觉察。
在这种情况下,差异化的内容与视角就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理解了上面这些,做出自己的专业定位,寻找不从众的差异化视角就会是我们写作者一个很明确的风向标。在它的指引下,我们自然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