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学习了通过分析行为发生时的背景环境,以及行为发生后的环境与发生前的环境做对比,就可以对个体未来行为进行预判,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分析发生后的背景环境和行为来改变背景环境,以得到目标行为的发生。
方法之一就是强化。
一、强化离不开强化物,而强化物的选择对于目标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
强化物一般是在目标行为发生后才展示的。要区别于奖励,奖励往往是先行的,先看到奖品后引发行为,达到预期之后给予奖励。奖励并不等同于强化,有些时候奖励会使目标行为减少,如孩子自己叠衣被奖励零花钱。孩子可能会通过别的方式要来零花钱而终止目标行为。
1、强化物的选择要区别于奖品的选择
2、强化要实时评估,目标行为会因为外部环境和个体内在原因而减少
3、注意实时的强化物是否从奖励变成了惩罚,如:孩子自己叠衣被奖励零花钱,如果不叠衣被是否会挨骂
二、影响强化物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
1、依从原则。也就是关联性,强化物的选取需要和目标行为贴合。如:孩子自己叠衣服奖励零花钱,孩子零花钱的获取途径可能有很多种,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人。
2、及时原则。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成绩好,就用某科成绩考过多少名或者多少分就给买鞋或者东西,而在孩子达到目标行为后却没有及时的去兑现诺言。孩子的动力会因为没有兑现而大打折扣,有时会导致目标行为也就是分数倒退。
3、匹配原则。人都愿意挑战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如果超出能力范围就算是强化物再诱人,也会影响目标行为的达成。在强化物的选择上要与目标行为贴切。如:考20分的孩子,要求孩子达到90分才能满足孩子买游戏机,对于孩子来说太难了,会让孩子受挫失去信心。
4、满足和剥夺原理。目标行为达成就给予强化物,越接近就会越满足。如:孩子写完当天作业,就可以看1小时电视,快到时间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满足的。而剥夺就是到时间就要关闭电视机必须明天才能看,剥夺也可以理解为强化物的管理。
强化物的管理分为时间管理和空间管理,时间管理就是目标行为出现后就可以,没有出现就不可以。空间管理就是让行为者知道强化物在哪里,但是接触不到,只有目标行为出现的时候ta才能拿到。
三、强化物的选择与评估
1、清单列举法。找到目标行为者最喜欢的事物或其他。
2、配对比较法。是否可以理解为让目标行为者二选一。
3、顺次选择法。所有强化物一起展示,让目标行为者选择一,选了的就撤掉。
实践一:
环境背景:入职半年的新员工,面对项目还是一头蒙,想通过强化让新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及主动性。
强化物:自信心培养、学习累积经验、表扬夸赞、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二:
环境背景:想让男友爱上运动
强化物:责任危机、亲亲抱抱举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