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算上孕期,我作为一个全职妈妈已经长达两年半。孕期是各种各样早中晚不同的反应让我吃喝拉撒睡无一不受折磨。等卸货生下小东西后,他的吃喝拉撒睡又让我在整整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从未睡过一个整晚觉。可即便这样,我还是会挤出时间来读书,哪怕牺牲午觉的时间。
2
为什么读书
第一,让自己不那么俗气。读过一个段子,说是读过书的人见到湖面飞鸟美景都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没有读过书的人只能激动的大喊“”卧槽!这水这鸟真TM好看!”
记得有次坐姐夫的车回家,同行的还有我姐姐,十岁的侄女和我老公。路上,不知谁提起了历史的话头,就听姐姐姐夫我老公三人开始侃侃而谈,从王明阳跳到胡适再飞至勾践,十岁的侄女也不时的聊上几句。而我全程都是尴尬脸,插不进去话不说,明明他们已经聊到下一个话题了,而我的脑子还在上一个话题中打转蒙圈。最后临下车,我的唯一感受就是,他们聊过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我都知道啊,但也仅仅是知道名字而已。
曾经以为学历高自然读书多,可我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小学生呢,她还天天课后抱着《开心读历史》看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是到不了那个境界了,再努力也成不了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大家。但至少不做新时代的文盲,不拖全民读书的后腿就好。
第二,给我的宝宝做个好榜样。虽然他还不到两岁,但它处于超强的模仿和接纳学习阶段。父母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个行为,甚至是一句话,他就能迅速积攒,然后通过行为动作模仿表达出来。包括语言,不说则已,张口便能一鸣惊人。所以比起现在父母通常抱着电视追剧,沉溺于手机网络之中,我更愿意给他做一个读书的好榜样。
第三,充实生活,远离八卦。全职妈妈的生活其实是非常单调而又索然无味的。每天就是带孩子做家务,然后出门遛孩子。碰到同样的宝妈,无非就是聊八卦,倒是非。
在收纳了几个月的语言信息垃圾后,我终于意识到了要远离所有的负面情绪和特别闲的人。我开始养成了包中随时装着一本书的习惯,当孩子自己玩耍时,我可以利用所有的碎片时间来阅读。
第四,读书可以重新激发你的思考能力。整天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的家庭主妇当惯了,会变得目光短见识浅,逐渐失去自我的思考能力。尤其是在这个速食的时代,不管是八卦社交还是鸡汤干货,我基本上都是拿来主义。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越是速食越让我多走了很多弯路,因为我的大脑已经习惯了粘贴复制,即便是不合己用,我也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和改善。
第五,提高自己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有时候看到书中好的段子,优美的语句或是感人的故事,都会忍不住给老公分享。本来头脑中很清楚的故事情节,可到了复述的时候却怎么也表达不出来。典型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六,提高输出能力和输出价值。我现在坚持在简书的婚姻育儿专题更文,除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体会和经验外,育儿知识及有关情绪管理,正面管教,写作技巧和各类金句等,都是必须要坚持持续不断的输入,否则,满脑子的经验都会变成一脑浆糊。
3
读什么书
一定要读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名家名著及国内外经典古籍。我是坚决拒绝杂志的,尤其是服装搭配娱乐八卦类的,更是绝不触碰,纯纯的浪费时间精力,且长时间容易丧志,影响思考能力。当然,此类专业的人员除外。
不同时期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我孕期反应特别大,便时常阅读一些长篇小说和佛学类的文章,小说可以快速带我入情境,分散我孕期的痛苦。比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陈忠实的《白鹿原》,徐兴业的《金瓯缺》;而佛学能够让我觉察并且开悟,尽管我的慧根不高。看的比较杂,如圣严法师的《三书学佛》,李叔同和太虚法师同著的《李叔同解经》。
生完孩子后比较注重育儿方面的知识,所以读书的侧重点就变成《正面管教》《童年的秘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此类图书了。
可乐一岁半以后,带他相对轻松一点,我便开始坚持在简书更文,这非常考验我的知识储备量,此时便以《爱的教育》《挫折教育》《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等为主,《精力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为辅,外加能拓展思维,加深思考的《人生不较劲》《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少即是多》等。
4
怎样读书
生孩子的后遗症就是记忆力减退。在看书时,即便当时觉得过目不忘,犹如刻在脑海里,可是到了用的时候才发现大脑一片空白,需要满世界的翻找。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便迅速调整了读书的方式。哲思佛学类的速读,然后勾画重点,最后进行总结复盘;教育学习类的细读案例,分析总结,并进行电子档的存盘。
5
最后送大家几句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懂什么意思吗?不懂就赶紧去读书吧!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