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和菜头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他年轻时曾被外派到香格里拉工作,在偏僻和封闭的世界里,他没事就躺着看天空的云,不论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云朵依旧按着自己的性子自由变换着。一直这么看着,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变得更加的淡定和坦然。
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入口。在胡思乱想和空谈了多年后,我终于开始了写字。而在这写字不长的时间里,我惊喜地发现,这竟是我多年来寻找的入口。
写作的过程,让我更加感受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还促使我重新思考适合成年人的学习方式。
都说写作是理清思路最好的训练方法。我深以为然。写不清楚,是因为想不清楚;想不清楚,是因为自己脑袋里没货。费力倒腾出来的文章本身,有时候意义并不是最大,是背后的思考过程,看待问题的角度,让我们变得一天跟一天不一样。
对于自己的生活,我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而解答这些困惑,需要我去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跟随机学习,效果又不一样。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成人,我们不是学者,老实讲,真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漫无目的的遨游,我想,我们很多的努力,都带着功利的目的,我们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
带着问题写字,可以倒逼自己去看更多的书,思考更多的问题,让知识形成系统,转化成适合自己的理念和对应的行动方案,最终,在一言一行中,我们会变成特别的自己。
写作中,我体会到了所谓的时间的魅力。在催人老的时光中,找到了一丝慰藉和勇气。
16年年底,孩子她爹去南山区政府给青少年网球比赛做自愿者裁判,我带着娃一同观看。
比赛期间,有个教练感叹说,打球,其实就是个关于时间的事。正常情况下,看一个孩子打球的水平,就大概能猜出来训练了多少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自然打不过十来岁的孩子。那天来的最出色的一个男孩,据说全国青少年中排名第八,而他,也有十二三岁。
很多人谈一万小时定律,尽管我们不太好计算哪些是真正的刻意练习,每次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有多长,但是,这也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概来解释积累和进步之间关系。
当时我已经在开始写文字了,所以对孩子们练球这事特别有感触。写文章何尝不是一件时间的事呢?有记录,才有比较。有比较,才会体会一件事是如何从零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样子的。上千个字堆积成一篇文章,无数篇文章,激发心灵的一个震动,无数个震动,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写无数篇文章和只写一篇,价值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写作,是一个内向的人,跟自己相处极好的方式。
内向的人,比如我,尤其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间,精心一砖一瓦搭建自己的秘密花园,是对自己生命的馈赠。
在我身份变得越来越多,角色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往往会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以前看过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时,模糊地记得她在书里说,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名字,你不是这,你也不是那,每一个身份都不足以诠释你是谁。
我一直没有弄懂,根据她的说法,我怎么才能更满意地回答我到底是谁呢。我发现自己在与孩子相处,与家人相处,工作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是很大的一盘棋,我很难在哪么多场合表现真正的,全面的自己。
当我抛下所有这些身份,独处时,把自己当作一个完全独立的人的时候,我发现,我独特的经历,我的思想,我的追求,我的价值观,综合起来塑造了一个自己认为更真实的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时候,我才能感觉格外的自由。
无论我生活多热闹,我总需要一点时间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这里,我会舒服地觉得,对,这才像我认为的自己。
借助写作,我终于成功迈出了第一步,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
不善言辞,我错失很多表达自己的机会;因为不愿表达,很多经常往来的人也并不知道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命中无意错过了很多的友谊和机遇。
我曾经尝试写文章,可又不愿意被他人看到自己笨拙的文字,最后连文章也懒得写了。
我真正的公开表达自己,是去年的事情了。当时追着很多专栏文章,有一次太激动忍不住留言了,结果第一次留言就上榜,还得到了礼物。于是我每天追着去留言,几乎每次都上精选,当毫无保留地留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变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时,我已经不在乎别人(其实当时主要是陌生人)如何看到自己。
突然有一天,面对认识的人,我终于感觉公开发布自己的文章不再是一件害羞的事情了。
看似简单的障碍,奈何这么多年怎么也迈不过,可一旦迈出一步,走出舒服区,才恍然发现,一切如此简单,谁又真的没事,每天研究你呢?
迈出了这一步,看到的世界尽是如此不同。写作期间,我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也给了自己一个被老朋友重新认识和了解的机会,这种感觉,很好。
归根到底,其实是借助写作这个入口,我给了我自己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