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进入教室,打开电脑,随后便去开投影屏幕,不料,连按两下仍黑屏,"咦,咱班多媒体坏了?"教室里一片哗然,这时一个调皮的声音响起:"老师,脑袋都没了,咋投影?"继而引起一片哄堂大笑。这时我才知道"多媒体歇菜了",就这样,在这阵阵嘻闹声中,我们开启了"课本"时代。
尽管离开了多媒体,学堂背诵显得困难多了、书法课也略有影响、学生批注时我的书写量增多了,一些直观的图片视频也无法呈现了,但我却发现离开了那一张张的幻灯片,话文课堂效率貌似提高了。那天,学习《一封信》一课,我引导学生读课本,从文中找出第一封信的内容,学生似乎阅读的更专注了,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找到了露西写的第一封信的内容,那一刻离开了花里胡哨的幻灯片,文字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在找第二封信内容时,中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的找多了、有的找少了、有的句子画的不够完整,但经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渐渐知道了"啊,太好啦!"这一句虽然出自"露西"的嘴、带有引号,但它属于露西发自内心的大叫,而非信的内容。这样,在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分角色读中第二封信的内容也轻松找到。剩下就是“比较哪封信好”的问题了,我让全班同学将"角色定位"为露西的爸爸,用心地读一读这两封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受或心情,在"语言"与"语言"、"表达方式"与"表达方式"的比较中,同学们一直认为第二封信好,因为通过这封信爸爸知道了露西和妈妈过得很快乐,爸爸就会安心工作了。教学目标在读与体验、交流中轻松达成。
也许“高科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一味地让学生看屏幕,学生会丧失“读课本”的能力,如果让学生会读课本后,再去借助多媒体设备,方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一周的教学,也是对我语文课堂的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