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这是摘自《子夜》中的一句话。为何摘述,今天是茅盾逝世40周年。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倒是读过几部,但茅盾的作品却不太有印象,《子夜》还勉强能在脑子里停留。他的文学地位想必也和他的政治地位有关。那个年代由于时代所致,单靠文学才华的作家我脑子里第一个闪现出来的也不过是张爱玲和老舍。这样说未免片面,不过时代风起云涌总有往昔之时,如今人们能记得多少茅盾的作品,多少张爱玲和老舍的作品呢,显然明显的不用我多做描述了。
再聊聊昨天看的电影《波斯语课》吧。和共同看过此片的小弟简单聊了聊,他说这个电影的虚构程度很高,不禁有点觉得失望。但我依然相信是有原型故事的。对于西方的战争知之甚少的我实际上在看相关电影时也不过是看看表面故事,更多的东西因为天然的隔膜很难看出来,如果导演加入什么隐喻的话。不过这部电影还是挺好看的,起码看懂了。一个险些被纳粹军官枪毙的年轻人靠着自己编造出的假的波斯语获得新生的故事。不想剧透太多,挑几个感动我的点说一说。要学习波斯语的军官用非常用心学习的一套假波斯语写了一首诗时不免让我觉得有点感动。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提示,纳粹是罪恶的,不过具体的个人依然是复杂的,尽管他是一名纳粹战犯。除了杀人如麻,也有可爱的时候、感性的瞬间,内心由刚变柔的转变慢慢让观众对这个人物的感情复杂起来。在成年人的世界我往往觉得大家都是明白标签是过于简单的,只是无力戳破它,因为每个人都很忙很累很辛苦。看到一个纳粹军官的各种人性的显现,至少让我,很难一味地痛恨他。也是因为德国和犹太人间的纠葛离我们比较遥远,如果放在中日的情景中,我就“必须”站在民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自然本片不能忘了男主角,他为编造新的语言而苦恼,到后来发现了诀窍,稍微改动一下那些受难者的名字当成假波斯语的单词,以至于最后他能背出2640个遇难者名单作为本片的高潮和结局,为观众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其中发生的诸多经历也让男主人公在“第二次生命”中看到了人性、同时自己也自然升华了。
看完片子后,我脑子里想的更多的是战争这个更大更难以呈现的话题。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更没有资格用任何简单的一个词去总结概括战争,留下的只有长长的沉思和发呆,说不出话来。夜深了,去煮一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