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家为你而来
影片是9月1日迫不及待去看的,但到今日才觉得该写点什么,想想自己的反射弧还真是慢得可以。从七月份知道它在北美上映开始,到现在,就这部影片我经历了一个兴奋、怀疑、期待、失望、感动、思考的过程。
我是二战迷,二战大片每部必看,乍一得知《敦刻尔克》时,兴奋和怀疑几乎同时产生。
敦刻尔克怎么说都是一次撤退,也可说是溃败,它标志着当时以英国为首的盟军处于二战中最消极、最悲观、最惶恐的时期,除了幸存下来、情绪低落的士兵,英国人几乎把一切都扔在了海滩上,从1958年的《敦刻尔克》(最早的全面真实的再现这次大撤退的影片。)到2004年《BBC:敦刻尔克大撤退》(长达3小时,半记录片半电影的展现了大撤退的全过程,其中海滩场景只占很小的篇幅。),而在77年后的今天,名为《敦刻尔克》的影片将怎样再次为我们展现这段历史?是如《最长的一天》那样全景式的史诗巨片?还是像《拯救大兵瑞恩》式的通过小人物的命运以点带面?
我抱着期待走进影院,没看多久便感到失望。这海滩上人太少了,太安静了,太井然有序了。场面不够恢弘,不够真实,不够感染力,不够震撼。
记得2007年的《赎罪》(导演乔·怀特),那个长达4分52秒的长镜头,鬼斧神工般,不可思议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睛,震撼了他们的心,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迷茫、混乱、悲壮、颓败的情绪,连同“Elegy for Dunkirk”的配乐,令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失望的同时,我看到了另一些东西——克制、纪律、坚韧……
士兵排着队伍,站在水里,暴露在海滩上,耐心等待渺无踪影的救援船只。
德国飞机低空扫射。没有混乱,没有尖叫,只有就地卧倒……危险过去,队列迅速恢复整齐。
长长的栈桥上站满了等候上船的士兵,一副担架在人缝中穿行。没有质疑,没有抱怨,所有人主动让道,让伤员先走。
我似乎了解了导演的意图,不需要完全真实,不需要煽情,不需要烘托气氛,甚至不需要音乐,只需观众明白;所有的场景,所有的手法,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英国。只有英国人才会如此克制,如此冷漠,如此纪律,只有英国人才会如此包容。
影片三条主线:英国士兵汤米,民用船主道森先生和汤姆·哈迪扮演的皇家空军飞行员法瑞尔。这三条线同时讲述,却并不遵循时间顺序。
其中飞行员法瑞尔无疑是英雄,勇敢、果断、坚韧、顽强,但也是最不真实的。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历时九天,救出三十三万五千人,这在影片的直观场景中完全看不出来,时间上甚至有点混乱,因为法瑞尔的飞机一次出勤,在敦刻尔克上空与德国战机缠斗的情节从头到尾贯穿影片始终。不错,就加一次油,不是重复出勤,就一次,因为他后来没油了,还在完全没油的滑翔状态下击落一架威胁海滩上撤退士兵的德国战机。一次加油能飞多久?一小时?还是一天?但这不重要。
不真实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这是导演有意为之。这是在告诉观众该怎样欣赏这部影片。不真实但可信;不宏大但壮烈;不煽情但感人;不激昂但温暖。
我想法瑞尔代表的是整个皇家空军。影片中,他以一人之力在敦刻尔克上空与德国战机周旋,正如同之后的大不列颠空战,区区3000人的皇家空军挽救了英国。“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如此多人从如此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丘吉尔。这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向英勇的皇家空军致敬。
民用船主道森先生与儿子彼得、17岁的少年乔治开着自家的船去敦刻尔克营救士兵,期间从海里救起一名皇家海军(基里安·墨菲扮演,暂且叫他墨菲)。墨菲的军舰被德国潜艇的鱼雷击沉,他吓坏了,发誓再不回去。当他意识到道森的船是开向敦刻尔克时,与道森父子三人在狭小的驾驶室里发生激烈冲突,17岁的少年乔治意外摔倒,头部受重伤,当时眼睛就看不见了。但是年纪轻轻的彼得始终没有告诉心怀愧疚的墨菲。
彼得曾经非常鄙视吓破胆的墨菲,但在父亲宽容而坚定的榜样影响下,他迅速成熟起来。
船还没回到英国,乔治就死了。
墨菲满怀愧疚,询问乔治的情况,心虚地问:他怎么样?他会好的,对吗?
彼得点点头:是的。
然后他接受到父亲赞许的目光。
没有发泄,没有哭泣,没有怒吼,他们只是在默默干着自己的工作。开船、安顿士兵。
他们不悲伤吗?不愤怒吗?不怨恨吗?这就是英国人,冷漠?宽容?坚韧?
船主道森先生的大儿子、彼得的哥哥也是皇家空军,参战三个月就牺牲了。对于道森先生来说,对于祖国的亲人父老,这些士兵是他们的孩子。孩子还很稚嫩,他们初上战场,会害怕,会犯错,会受伤,会牺牲。不管孩子怎样,父母永远不会责怪自己的孩子,会永远的支持他们,包容他们。孩子会长大。回来就好。
回到英国,从道森先生的船上抬下唯一一具尸体,墨菲应该看见的,他猜的出是谁。愧疚会永远伴随着他,而他将从此振作勇敢起来。
英国士兵汤米在逃离海滩的过程中相继结识了吉布森和亚力克斯。
吉布森有些与众不同,他救过大家,却从来不说话。于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家怀疑起吉布森的身份。从来不说话,因为他不会说英语?因此他是德国人?是德国间谍?而且,汤米最初认识吉布森的时候,他正在掩埋一具尸体,尸体是光着脚的。可能不只是光脚,在汤米看不见的地方,可能也是光着的,那么……
吉布森坦白,他是法国人,不是德国间谍,他只是想活命,想去英国。因为只允许英国士兵上船,于是他脱了一具英国士兵尸体的军服,冒充英国士兵吉布森。
对呀,他没干坏事,不是德国间谍,只是为了去英国,扒了一具英国士兵尸体的军服。
汤米、亚力克斯和其他英国士兵不再难为他,但是他自己却觉得犯了错。
德国人扫射船舱,船舱进水,大家堵上破洞。水越来越多,堵不住了,船要沉了,大家争先恐后爬出船舱跳海逃命,吉布森是最后一个。他有愧,他再没勇气跟同伴争抢,尽管他救过他们的命,他最后一个离开,可惜没来得及,他跟破船一起沉入海底。
吉布森的死是编剧的残忍还是必然?我想是必然,因为这部影片中浓浓的宗教意味。吉布森蓄意亵渎尸体,自知有罪,即便挽救众人,却救不了自己。而墨菲,无意犯错,得到宽恕。
不仅这两人命运的不同,还有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装甲部队莫名其妙地停止前进,为撤退留出宝贵时间;军舰被鱼雷击沉,撤退部队却盼来奇迹,本来准备撤出三万人,结果撤出三十三万,保住了日后抗击德国的英军主力。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上帝,是英国。上帝保佑英国。
当海军指挥官鲍顿看到海面上出现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民用船只,眼含热泪说道“祖国”的时候,观众被感动了。“当四十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你而来。”
英国士兵汤米为乘船回英国一次次的努力尝试,失败,再努力,再失败,当看到这些小船时他终于有了希望——祖国。
祖国,不仅仅是那块土地,不仅仅是那个名字,更重要的是那里的人,是我们的家人,是亲人。当我们溃败时,亲人接我们回家;当我们犯错时,亲人给我们以宽容;当我们寒冷时,亲人为我们披上毛毯;当我们孤独时,亲人给我们以拥抱……
硝烟散尽,大撤退后的海滩上,丢弃的枪支排列得整整齐齐,钢盔也集中堆放,这不可能,不真实,当时的海滩不是这样的。但这又是可信的,这就是英国,是坚韧、克制、纪律、不会屈服的英国。
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有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有时深刻、严肃,有时很理想化。怎样把影片拍的既好看又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对一个导演能力的考验。这部影片跟以往的二战影片都不相同,可以算是战争片的一种尝试,它更像一篇感人的抒情散文,真实不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时间轴也不重要,观众有时间去体会、感受,它想抓住的不是观众的感官而是观众的思想。不像《黑鹰坠落》只是军迷爱看,这部影片是拍给所有人看的。看得是人性,是人生,是残酷战争状况下人性的闪光。这也是我迷恋二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