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公孙丑》上
1、趁势而为,事半功倍。
公孙丑(以下简称“公孙”)问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掌权可能做到像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
谁料孟子对管仲、晏子二人不屑一顾,还用了曾西鄙视管仲的事情来衬托自己。
公孙有些困惑,贤德如管晏二人还不值得孟子重视吗?孟子便解释说此二人只不过顺势而为,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来称霸,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功业。
最后还说道,当今天下大乱,只要略施仁德,成就的丰功伟业就会远胜先贤。
读《孟子》大家会发现,不管人家想孟子请教什么问题,孟子最终都会归结到仁政方面。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事半功倍)
2、浩然正气
公孙向孟子请教面对功名利禄而不动心的问题
孟子先是说了北宫黝和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前者睚眦必报、受不了半点委屈、听了恶言一定反击,后者则是对待强者如同弱者一般,平常心的态度对待他们,无所畏惧。最后得出结论:心中怀有正义,面对千军万门也不退缩,这就是勇气,也就是浩然之气。
嗯,那个,公孙意识到孟子根本没有问答到正题,短暂的一阵尴尬之后,于是有请教了一遍关于不动心的问题。
孟子先是来了几句绕口令,最终说明两点:可以坚定心志,不可意气用事。
公孙追问到心志和意气的问题,孟子说自己擅长培养浩然正气和分析言辞。
公孙于是问道,何为浩然正气?又该如何分析言辞呢?
孟子在抽象层面解释了一大堆,也没怎么讲清楚,其实就是一种正义感爆棚的意识形态而已。至于分析言辞,但凡有失偏颇的言论体现在具体操作中肯定会出现漏洞,就以此来评判。
公孙听后觉得孟子好厉害啊,比孔子还要厉害,因为孔子自己说过不擅长言辞。当然,孟子听后虽然心里很爽,口头还是说自己不配一类的谦虚之词。
公孙又问到伊尹、伯夷的处世之道。
孟子便说道伊尹的做法是,谁当君王他都服侍,任何平民他都使唤,能当官就去当官。而伯夷却是安定的时候做官、动乱的时候隐居。至于自己希望能学习孔子那样,该做官的时候做官,该隐居的时候隐居。
嗯,孟子的说法真是老奸巨猾,别人的做法好坏还有个清晰的原则,您老这边连个原则都没有,说什么该做官的时候做,那什么时候才算“该做官的时候”呢?还不是有您老自己解释。
就像有人问,什么时候该做某件事呢?你说该做的时候做,我上去就是两个大耳瓜子,逗我玩呢?
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正气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揠苗助长)
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出类拔萃)
3、王霸之分
孟子说凭借武力假托仁义名号可以称霸,这需要强大的国力,依靠道德仁义的力量却可以称王而不需要强大的国力。就想成汤、和周文王那样,依靠道德使天下无人不心悦诚服。
这一节,孟子说的对啊,但是在乱世之中,那些诸侯就是能称霸就行了,能不能称王反而是其次,所以孟子的这点说法,虽然听上去不错,却根本不会有诸侯赏识。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祸福自招
孟子说实行仁政就有荣耀,不行认证就会受辱。现在的国家确实延误受辱还不实行仁政,如今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君还在游乐怠惰,简直是自找苦吃。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5、仁政成王
孟子再次说起了仁政的具体做法:任用贤才,合理分配;对待商人,减少税负;开放关卡,不行税收;农民若耕公田不收税。如此一来,天下人人高兴乐意,君王若做到如此,肯定会对待君王如同父母一般亲切,君王就能定能称王。
孟子的一贯论调,在此不做赘述。
6、人皆有不忍(伤害)人之心
孟子说到,人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在此基础上实行不伤害别人的仁政,就能轻松管理天下。
孟子举例说明,如果大家看到一个小孩掉进井里,任何人都会有净空同情的心情,由此来看,常人都有同情之心、羞耻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的,这四样就是仁义礼智的开端,若能放大这些品性,则足以安定天下。
无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择业从仁
孟子认为择业应考考虑同仁共处,符合仁的职位才是最最尊贵的。如果一个人以自己的职业为耻,不如去从事符合仁义的职业。
8、从人之优,与人为善
孟子说到,子路、大禹等人都是极其喜欢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的,听取好的言论的。至于舜帝就更加了不起,他与人相处乐于吸取别人的长处优点来完善自己,这就是同别人一起行善。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9、君子恭而不隘
孟子说道,伯夷这个人,只服事理想的君主,只结交理想的朋友,不同坏人讲话,假如看到乡下人帽子不正站在身边,就会羞愧走开,生怕自己也会被弄脏。
而柳下惠,则不然。他不以服事污浊的君主而羞愧,不以官职小而卑微,他当官时不掩饰自己的才华,被人嫌弃,也不埋怨。他不把避开当做高洁。
孟子却说,伯夷气量小,柳下惠他不严肃。
小编认为,孟子说伯夷气量小,确实不假。可是柳下惠没有不严肃啊,他只是严以律己而已,而不是要求别人怎样,这种人没有自以为占据道德制高点对他人横加指责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饱满的人。况且,严肃与否只是性格,并不涉及道德吧。
卷四、《公孙丑》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有话说,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后者又不如团结的人心。所以,不要用国家疆界和山川险阻来限制人民,威服天下靠的不是兵力,而是仁政。实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特别多,反之,就会众叛亲离,没人帮他。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
孟子要去朝见老齐,老齐派人来说自己病了,不能出来见孟子了,如果孟子要来的话,就临朝办公。
孟子心下不爽,就说自己也病了,去不了了。
后来大臣景丑知道这事后,便说到孟子这么做他不尊敬齐王了。孟子就反驳说,正是因为尊敬老齐,所以老齐就应该想成汤、齐桓公那样有事情就去找他去商量,而不是说召见,就召见。
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极其傲娇的孟教授,人家老齐态度依然很好了,或许人家是真病了呢?孟子问都不问就觉得老齐这是托词,目的希望自己过去听从召唤。哎,老孟啊,你这么傲娇,全天下的诸侯谁能看得上你啊!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3、不受无故之财
陈榛(孟子弟子)问到,齐王曾赠送上等金一百镒,孟子没有接受,为何宋国君送七十镒、薛国君送五十镒,却接受了。
孟子回答到,因为前者没有任何理由就送金子,意图收买。后二者赠送金子是因为作为盘缠和购买防身兵器的开销,所以前者不接受,后者可以接受。
4、有错知错
孟子到平陆去,对当地的长官(其名为:孔距心)说,在此地,饥荒年岁,年老者饿死于沟壑,年轻者都四散逃亡,几乎有一千人啊,这可是他失职的地方,并且用了接受牛羊却没有找到水草的故事证明这一点。
后来孟子朝见老齐,便说道在认识的五个都邑长官中,只有孔距心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以至于连齐王自己都惭愧地说到自己也有错。
5、无官守言责,则进退由己
孟子借用一位官员进谏君王而不被采纳便辞职走了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说有固定官职的人,如果不能尽职,就辞去;有进言指责的人,进言不被采纳,便辞去。
至于孟子自己,既没有官职,也没有进言的指责,所以进退自如。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6、自己尽孝,何关他人?
孟子厚葬母亲,制定棺材的人说到,棺材似乎太好了,有些超越礼制。
孟子回复到,从天子到百姓,都讲究棺材,这不单单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尽孝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好棺材有何不可?岂能因为别人的缘故而在父母身上节俭。
7、天吏可伐
齐国大臣沈同请教孟子是否可以攻打燕国,孟子说可以。
后来齐国攻打了燕国,有人问孟子是不是他劝诫齐国攻打燕国的。孟子说到,他只说了可攻打,没有说齐国可以攻打,只有怀有仁义天理的国家才可以去攻打它,齐国和燕国一样暴虐,他根本不会劝诫齐国去攻打燕国。
8、过而不改,其过大矣。
老齐犯了错误,没有听从孟子的话,导致燕国人民群起反抗齐国,其大臣陈贾劝诫老齐不要犯愁,想那周公何等贤才,不也是犯过错,结果让自己的哥哥管叔领人叛变吗?于是便主动去向孟子解释。
后来孟子便说道,周公确实有过错,但是其知错就改。现在的君子啊,却是将错就错,还文过饰非。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
9、唯我独尊,君子不取。
老齐想在国都之中给孟子建立一栋房子,提供万钟俸禄来供养他及其子弟,并树立为楷模让众大夫和平民百姓学习瞻仰。
孟子认为不妥,因为这么做等同于一个商人垄断集市的利益一样来垄断思想理念,不是君子所为,便拒绝了。
这里,孟子能心安理得地被重用却又拒绝了,为其清高点赞。
10、君子不负气
孟子最终离开了齐国,有个齐国人尹士说孟子,明知道齐王做不到商汤、武王那样,还来投效说教,是不明智的;明知如此还不远千里而来,肯定是来求富贵的。后来因为理念不合而离开,但是还是在齐国境内逗留了三天才走,如此拿捏做作,真没见过这种人。
孟子解释到,自己来游说齐王,是对他抱有希望。离开却是被迫。但是,他仍然希望最后齐王能够回心转意,所以才逗留了几天,难道想那些气量狭窄的小人那般,气呼呼地离去吗?
11、圣王不兴,有志难舒
孟子离开齐国后,其弟子充虞问到孟子面色不佳,是不是心情不好。
孟子回答到,说每五百年必定有圣王出现,也会有辅佐他的绝世大才出现,自周武王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圣王出现让我辅佐,要让天下太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嗯个,首先那个圣王每500年出现一次是孟子自己瞎掰的吗?这毫无依据啊,还有孟子自夸的那句话,自己说说也就罢了,要是传道各诸侯耳中,只怕引起不少人的嘲笑。
(自夸专用)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卷五·滕文公上
1、上行下效
滕定公死了,太子托人请教孟子关于丧葬之礼,孟子说到,需要穿戴粗布麻衣,喝稀粥,守孝三年。
太子决定这么做,却遭到了百官和百姓的反对,因为历代以来,都没有这规矩。于是又去托人问孟子,孟子说是否守孝三年完全取决于太子自己,上行下效,只要太子带头开启风气,下面的人就没有反对的。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焉。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听从顺服)。
2、农耕助法,井田制度
滕文公(老滕)问孟子怎样治国,孟子说到,老百姓的农耕可不能耽误,要实行农耕助法制度,按照一定比例来收取租子。
然后还要教育百姓,让他们明白伦理道德,有助于天下安定。
最后老滕问到了井田制。
井田制就是合理地划分田界为私有田地和公有田地,然后让农民集体耕种,大家同甘共苦,这就是大概。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3、天下百工,各自不一
一位来到滕国生活的宋国人陈相,和神农学说的许行交情不错。
这天,陈相见到孟子,说到,老滕虽然贤明,但还不是大贤之人,因为真正的大贤之人会和百姓一起耕作生活。孟子便说到,天下各人,各司其职,大家分工不同,自然做的事情也不同。君王忙着治理国家,理所应当接受平民的供养。统治者劳心治理别人,那些劳力者只能接受统治。
首先,孟子的道理在古代确实是无懈可击的,因为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现代公民意识。如果在现代,听上去就觉得怪怪的,因为现代文明国家不会再有继承性质的专制帝王,公民与政府的权利义务观念深入人心,政府雇员作为公民的代表不是统治者,而是服务者,这便是最大的区别,而且这些服务者的合法性源于民众而非私相授受。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卷六·滕文公下
1、正直不屈
孟子的弟子陈代劝诫孟子,不去拜谒各路诸侯,太过拘泥于小节吧。凭着孟子的才智如果得到重用,必有一番成就。
孟子拒绝了,说到不可以背离正道去屈从诸侯,之极尚且不正直是不能够让别人正直的,所以要等待正直的召见。
2、顶天立地大丈夫
这天著名纵横术游说家景春和孟子讨论大丈夫的问题。
孟子便说道,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得志的时候行走正道,不得志的时候独自坚守。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动摇我的理念。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欲仕由其道
魏国人周霄问孟子,古代君子是否也有做官的?
孟子说是有的,并且讲述了做官对于士子的重要性,三个月没有官做,就要前去安慰一番。每次面前诸侯求取官职之前,都要准备好礼物。而且还说,古代的人想做官,但是厌恶不从正道找官做的行为。
孟子的论点明显说明了当时儒家提倡的功利化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而且举例说明的男女结婚一定要通过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几千年前来,造就了多少桩荒谬的婚姻,多少对痛苦的夫妻,尤其伤害女性。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过人皆贱之。
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
4、追求合乎道义
彭更(孟子弟子)问孟子我们这么多人,车子就有几十辆,从这个国家游说到另一个国家,到了某个地方没有什么产出就吃人家的饭,有些过分吧。
孟子回答到,如果行为合乎道义,吃多少也不妨碍,所以我们根据一个人的实际功绩来判断是否刻意给他饭吃。
5、行仁政而无所畏惧
万章(孟子弟子)说到,宋国很小,如今要实行仁政,齐国楚国都很厌恶从而出兵讨伐,怎么办呢?
孟子没有正面回答问题(事实上真打过来,谁也没有办法),而是以成汤实行仁政打败葛伯的事情和武王以仁政讨伐四方为例,说明仁政的重要性,只要实行仁政,齐国楚国什么的根本不用怕。
孟子避开了主要矛盾,因为成汤和周武网都死在国力很强的时候征战四方,而今宋国国力弱小,根本难以抵御外敌,实行仁政,等其生效的时候,只怕宋国早已不在了。
嗯,那个,每当有人问答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时候,孟子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别人问的是很现实的或许立刻就会发生问题,他却用一个似是而非的理念转移别人注意力。
就像我问别人有两个小混混比我高大强壮,想要打我,怎么办。你告诉我做一个好人,与人为善,热情真诚等等,我追问怎么办,你告诉我做一个好人,我听后,上去就是一顿骂:逗我玩呢是吗?
6、为平定乱世而辩
公都子(孟子弟子)问孟子是否是喜欢辩论。
孟子说到,自己不是喜欢辩论,而是自武网之后,太平盛世和圣人之道一直衰微了,荒谬的学说和暴虐的行为又纷纷出现了,仁义的理念难以发扬光大。自己为此忧心,为了端正人心,纠正风气,于是才会和那些错误理念辩论。
其实,孟子的说法是高大上的,只是他批评墨家的“兼爱”思想,是无父无君的禽兽思想,太过偏激。
想那乱世,统治者视人民如草芥,墨家的“兼爱”思想本来是极其有助于改良风气的,这和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就是想通的,只是墨家思想淡化了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观念,削弱了君与父的权威,这本是符合现代文明精神的,可是在阶级观念和纲常观念固化的古代,却受尽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