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考还有19天”望着黑板上醒目的倒计时牌,看着奋笔疾书的学生,嗅着空气中弥漫的新收的麦子的芳香,我想起了属于我的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也是中招前夕,学校给初三放了三天麦假。
我的班主任姓杨, 大高个,细长条。尽管人到中年,看上去仍然显得有点儿弱不禁风。他教我们数学,可我们更喜欢他的才艺。他在课余时间教我们唱歌,给我们吹横笛,拉手风琴, 做击鼓传花的游戏……
放假了,我们有点舍不得离开杨老师。和两个伙伴儿突发奇想,决定假期去帮杨老师收麦子。
假期第二天,我们每人骑一辆破洋车子早早出发。 靠着鼻子下面的一张嘴,一路走,一路问,真的找到了杨老师的家。
杨老师见到我们很惊喜,听到我们的来意很意外,也很感动。 杨老师家的院子很大,也很空旷。三间堂屋从东通向西,中间一张方桌上,搁着一张大黄瓷碗,里面有大半碗农家自己酿制的酱豆。我们迫不及待的要求杨老师带我们下地。
麦田里一眼望不到头的金色麦浪, 在夏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丰收的气息弥漫着空气的每一个角落。杨老师每人分给我们一把镰刀,每人把一垄开工。
我们三人卯足了劲,挥动着镰刀, 谁也不甘落后。 青春年少,争强好胜,谁不愿意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呢?
尽管平时割草,放羊的活没少干,单力气还是不足,再加上太阳越来越毒,晒得每一个毛孔都像一个拧不住的水龙头,汗水咕咕的往外流。我的动作也越来越慢,腰痛腿酸,勉强支撑着,一垄没到头,就和杨老师拉开了距离。
杨老师招呼我们到地头的树荫下歇会,喝喝水。
“你们看地头的麦子和地里的有何不同?”他问我们。
有的说“地里的颜色金黄,地头的有些淡绿”,有的说“里面的穗头朝下弯,地头的穗头直。”
杨老师笑了,他到地里摘了一个麦穗,也让我们在地头摘一个,揉出麦粒比较,原来地里的麦粒饱满而地头的麦穗儿有些干瘪。
“这就是‘饱满的麦穗总低头,干瘪的麦穗老仰脸。’”他又说:“就像你们学习,知识越丰富的同学越谦虚,而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同学总骄傲。你们成绩不错,可不能骄傲,中考在即,也给老师割麦子了,回家好好复习去吧。”
我们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后面的复习中再也不敢有丝毫地懈怠,终于在那年夏天,决胜中考胜出,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饱满麦穗。
年复一年,夏又至。眼前的这帮孩子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时间的紧迫,天气的炎热,孩子们难免心浮气躁,我想讲一个故事给他们听,讲一讲属于我的那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