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放下评判
加尔韦的《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和辛格的《清醒地活》这两本书都是非常奇妙、极具价值的书。
放下评判,是这两本书共同讲到的一个观点。
在《身心合一》一书中,作者提摩西·加尔韦说,人有两个自我——思维性的自我1和身体性的自我2,评判是自我1喜欢干的事,而一旦评判太重,自我2就难以展开工作,于是一个人做事时,就只能在自我1的思维层面做事了,这是割裂的,有很多问题。
相反,如果放下了评判,人就可能启用自我2,当在自我2的层面做事时,身心合一的奇迹就可能发生。
辛格讲到的内在资源,要比加尔韦讲的深很多,也非常根本,一是我们的能量,二是我们的“根本自我”,也是前面我们讲到的真自我,它就是觉知或觉性,也可以称为“能知能觉的我”。
如此深邃的道理,很多书要么没有讲清楚,要么讲得有些玄,或者是太深奥,《我与你》和《当下的力量》其实都有一些这样的特点,但《清醒地活》就讲得清晰透彻且好懂。
第一节:身体知道答案
吉利根老师说,我们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头脑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身体和思维的智慧大家都明白,那什么是场域的智慧呢?就是在关系中会形成的集体智慧,例如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一起工作时,这个工作联盟就是一个场域。
不能过于依赖思维,信任身体、聆听身体的信息,就会成为一个极好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走向身心合一。
身体不只是一个维护生命的系统,也是一个可以沟通和理解的系统。甚至可以说,身体是灵魂的居所。
第二节:内在比赛
每一场比赛都由两部分构成,外在比赛和内在比赛。
内在比赛是什么呢?加尔韦称:内在比赛,是一场在选手心中进行的比赛,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紧张、缺乏自信、无端自责,这些都会成为比赛中的障碍。简单来说,内在比赛要克服的目标,就是妨碍我们全力发挥的负面心理习惯。
在内在比赛中,最重要的诀窍是心情放松同时保持专注,要从根本上找到自信,而且赢得比赛的秘诀就是不要执念。他能够保持头脑冷静、身心合一,身体将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惊人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发挥自如、得心应手。
自我1,就是“思维我”,自我2,就是“身体我”。进一步延伸的话,自我1可以理解为思维与意识层面的我,而自我2是身体与潜意识层面的我。
内在比赛的关键,就是调动自我2,在自我2的层面进行比赛。
比如教练指导学员打球,要减少语言的指导,让学员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到球上,特别是看来球的轨迹。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减少语言的指导,即减少自我1的成分,而把注意力放到球上,就是增加自我2的成分。
这是做一切事情的关键所在。因为当只使用思维与事物建立关系时,构建的就是虚假关系,当使用体验与事物建立关系时,构建的就是真实关系。我们越是能打开体验,就越能与事物建立起深度关系,甚至是一种全然的关系。
思维是个问题,或者说,“向思维认同”是个问题,当有思维的杂念来来去去时,我们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在当下。
我们再回到加尔韦的理论上。加尔韦称,自我1是“下达指令者”,自我2是“执行指令者”。
根据思维与体验的关系,把思维我和身体我称为“发号施令的自己”和“身体力行的自己”。
加尔韦认为,人之所以不能在自我2的层面工作,而只停留在了自我1的层面,重要原因是,自我1不信任自我2。
人的头脑与思维为何不信任身体与体验?发号施令的自己,为何会不信任身体力行的自己呢?加尔韦讲到,关键原因是评判。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文章中会详细论述。
思维与体验、头脑与身体的四个层级的关系:
思维是暴君,身体是奴仆;
思维是批评者,身体是执行者;
思维是观察者,身体是体验者;
思维是觉察者,身体是体验者。
在前两个层面,思维与头脑是主体,身体与体验是工具,思维对体验进行着源源不断的批评、苛责和切割,因此破坏了体验。
而在后两个层面,身体与体验是主体,思维与头脑是工具,思维作为辅助者,帮助体验变得更加完整,因此增强了体验。
因此,是思维高于先于体验,还是体验高于先于思维,这是我们做事时的一个根本性区别。
我们如何能进入到自我2的层面呢?这要进一步理解自我1和自我2的语言系统。
加尔韦认为,自我1的语言是文字,自我2的语言是图像。所以,要进入自我2的层面,就需要使用图像。
因此,在打网球时,如果脑子里总想着教练的指导语,这就是在自我1的层面,但当注意力放在球拍上、放在飞驰而来的网球接缝处时,就是在自我2的层面。
人很容易信任自己的思维,以为认知是多么了不起的东西,但其实你思维的复杂程度远远比不上身体的复杂程度。这一想象就可以知道,你的身体结构、生理组织和器官、各种系统和身体细胞,它们是如同宇宙般浩瀚而复杂的系统,当你信任它,让它充分发挥时,它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
如果再涉及到意识与潜意识,那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的论述,意识只是冰山一角,约占十分之一,而潜意识是水面下的冰山,约占十分之九。
不仅如此,弗洛伊德讲的只是个人潜意识,而潜意识还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佛学的阿赖耶识。总之,我们不应该太重视思维与意识,而要重视身体和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