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我妹妹又随妹夫去了他们家老宅。据我妹夫说他对老宅其实没有太多记忆,因为当年他出生后不久全家就从村子里搬到了相隔十几公里的镇上居住,现在婚后又在更远的省城买了新房。
可他近八十高龄的奶奶眷恋故土,尽管腿脚不便,但只要孙子回去探亲,总会让他们到老宅房前屋后的看看,而且年年春节都叮嘱别忘了给老宅贴上门对子(春联)。
他家的老宅差不多维持了原貌,而我家的老宅已经在四五年前进行了翻修。当时全家人慎重讨论了很久,主要是觉得我们以后都不会长期在老家居住,是否有“大动干戈”的必要。
后来还是决定翻修,一是因为我们那个村庄几乎全部都是拆除重盖了,除了已经空着没人住的;二是我妈认为现在的房子虽然住她和我爸没问题,但是“你们以后可能还是会拖家带口回来小住一段的呀,到时候人多就住不下,孩子们也不习惯”。
事实证明我妈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新房子落成后我回去过一次,外观就是很普通的两层小楼,不过房间变多了宽敞了,安装了煤气和淋浴器、抽水马桶,还买了新冰箱和洗衣机等电器,方便和舒适程度的确提高了不少。
我家在村东头,楼顶和邻居家的几乎连成了一片,感觉可以一直走到最西头。当时春节已过,所以大部分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周围静悄悄的。只有门口依然挂起的大红灯笼和福字,还在彰显着略感孤寂的喜庆。
原来的老宅,四方低矮的院墙,三间堂屋,两间厢房,虽然房间布置都很简陋,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但院子里有压水井,井水冬暖夏凉,还有葡萄架,小花圃,栽着杏树桃树,院子一角养些小鸡小兔,地方虽小,倒也是一派生机勃勃。
乡下家家户户院子都是一年到头敞开着的,邻里串门不用提前打招呼,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你家包了饺子送我一碗,我家炸了圆子也请你尝个鲜,至于借个板凳锄头的,更是常事。小伙伴们满村跑着玩,到饭点了父母在自家门前喊一声就行,整个村子都听得见。
对村民们来说,老宅可以翻盖,但宅基地是不会轻易出售的。我们村里只有一户人家卖掉了自己的老宅,夫妻俩都是村里小学老师,他们的独子在城里结婚买房缺钱,就以三万块钱卖掉了自家的老宅,自己则栖身学校的宿舍。听说老两口签字的时候都哭了。
像这样的属于极少数个例,因为宅基地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产,留下了祖祖辈辈生活的痕迹。如果连这都卖了,以后这块世代居住,父子相传的土地就彻底成别人的了,一刀两断,再无瓜葛。
而留着它,就算村子里树没了,竹子没了,小河没了,房子变样了,就算被改造得再面目全非,但至少我们还保留着和故乡的最后一丝牵绊。只要能回到那个位置,站在那片土地上,就总会觉得安心,仿佛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到家的气息:
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我们还能回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