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标
福建永定区下洋镇三联小学“免费公益国学班夏令营”活动结束后,引发我深度思考。 说实话,时代的变迁,人心的变异,学生的变化,我都敏锐地感受到了。下洋镇政府李秀招家长向我建议:将国学教育的内容融入中学思想品德课去。她的话语重深长,我非常认同。虽然国学教育的形式,我认为还可与时俱进,减省一些繁琐的环节,注重实质内容。
一、为人教育,塑造品德
“国学教育,本质是孝悌感恩教育、素养为人教育。”三联国学班创办人、广东梅州嘉应大学赖万年老师说。据介绍,今年三联国学班只招收了30名小学生,连同家长、义教、义工共有七、八十人,他们来自广东、江西、福建等。国学班分为儿童班与家长班,家长全程参与活动。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因时间短,所以国学班着重“孝悌”感恩与爱心教育,着重塑造人的品格修养。这与暑假遍地开花的兴趣班、技艺班完全不同。
现在不少小学生技艺很棒,但由于家长的宠爱与失教,品德很糟:懒惰、自私、贪婪、任性、无礼……
王丽芬内心非常感恩国学班,继续参加国学班的学习,有时动作慢些,小袁反而提醒她:“妈妈,我们要准时去,不要迟到了!”
二、亲身实践,触动心灵
12岁的曾文参,是下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参加国学班的晨练时,从三联走到下洋有近20公里的路程。走到侨育中学休息时,大家吃着带的包子。这时,曾文参神秘兮兮地带父亲曾庆奖来到宿舍楼前,从口袋里掏出十几只红枣,递给父亲,说:“爸爸,这是我昨天没吃留下的,给你吃!”曾庆奖突然心头一热,感动得眼眶湿润了。以前的儿子可是“小皇帝”啊!曾庆奖老师慌忙将枣子拍照下来,发给妻子看。妻子也感动得鼻子发酸,觉得国学班真是好啊!
三、互鉴互学,提升素养
“与有教养的人一起,自己想没教养都不行。”这是国学班家长分享会,大家发自内心的话。赖万能老师说,国学班的学习,不是学校里老师讲、学生学的单线模式,而是义教、义工、家长、孩子互鉴互学、互帮互动的多线模式,它营造了浓郁的素养教育氛围,让爱父母扩展到爱他人爱社会。当孩子们从义工手中接过吃饭的碗筷时,义工的一个“鞠躬”,孩子的一声“谢谢!”,就让居高临下的“说教”销声匿迹,而“恭敬感恩”却形象地镌刻在孩子纯洁的心灵……国学班的价值,正在于将成人与孩子共筑于“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家长分享会上,最早将国学班引进下洋的谢清招老师指出:一次,孩子送水果给家长分享,却没给来观看的村民送。这也是不好的。她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一致认同:要教孩子从私爱走向大爱、博爱……
“蒙眼摸手认亲”游戏开始了:一位女孩很快站在母亲身后;三位男孩徘徊摸手,站在家长胡先生的身后,引起观众一阵嘻笑。当蒙布揭开,女孩摸对了,母亲紧紧拥抱了八岁的女孩,激动得失声痛哭。而二位男孩发现不是自己的父亲,羞赧地愣住了,但胡先生拥抱了三位男孩,说:“我太幸福了!这么有缘,有三个孩子,我爱你们。”观众轰笑。
这时,主持人欧阳老师问胡先生的儿子:“你为什么可以摸对父亲呢?”儿子答:“我爸爸手臂上有一块伤疤,嘿嘿。”“孩子,爸妈都能记住你们的生日、特征,可是你能知道爸妈的生日与特征吗?”欧阳老师总结说,“你们平时有亲近爹妈、关注爸妈吗?……”一席话,让孩子们陷入了深思。
正是这一类的互动游戏,让家长与孩子互鉴互学,反思反观,在心灵的交流与震动中,重建起深厚的亲情,完成了心灵的蜕变与成长,提升了二代人的人格修养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