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过程中,我查看了很多关于梵高的资料,其中也有些小小的心得,就是不要去看一些非常直接、高度相关的内容,比如说如何分析和解读梵高的某幅画,作者往往都是一些专业人士,总是从梵高的技法、线条、布局、用色入手。直线未必是捷径,甚至可能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是绝路。
第一,这很乏味,我读不下去,我对任何技法都是I don’t know, nor do I care。我不是在做严谨规范的学术论文,我仅仅是想表达他带给我的身心灵体验和对生命的思考。这种难以遏制、不吐不快的表达欲如同性冲动,就像手淫,我只为自己写,不管别人看不看以及怎么看,是很个人的行为,自撸一管,撸完作罢,而不是还要去跟别人分享你的快感,还希望别人表扬你撸管的姿势真是酷毙了(天哪!如此的露骨、生猛,“明骚男”的节奏)。如果查阅那些资料降低了我自己表达的乐趣、冲动和欲望,那么我会立即抛开。
第二,这会让我产生顾忌、质疑和畏惧,作出评价是不是专业人士才能享有的特权呢?而作为不懂技法的Amateur“业余爱好者”,我就不能谈了呢?Amateur是个好词,事实上Amateur跟专业人士相比很多时候只是角度不同,而没有高下之分。而且,专业人士可能一上来就墨守陈规,往往死抠他的技法,停留在“技”的层面,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由技而艺,由艺至道”,反倒是旁观者更能作出一些深层的体悟和洞察。
第三,同主题的资料会给你一个既定模式,给你设局把你框在里面出不来,给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戴上枷锁,成为你的“业障”。有个先入模式,你就很难再想出第二种模式了。比如上学时候老师要求用不同的方法来解一道数学题,一旦你看了旁边同学的解法,你就很难很难再想出另外一种解法了。你表意识在努力,潜意识却已经偷懒了,因为它觉得有一种现成的了。这不是说你的智商不够,而是你的方法不对,所以再难、再煎熬都还是要自己独立来感受、来思考,没准你就能死磕出两种解法,而且比他的更好。
认知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别想那只大象”案例。有人对你说“请不要想象一只大象,你做啥都行,就是别想一只大象”,你会发现没有人能真正做到,因为每一个词汇其实就是一个认知框架,一旦说出来就是唤醒,不管你肯定还是否定,你都已经在框架之中了。
没错,我热爱、崇拜无数的大师,但我不迷信、不盲从,尤其是当我自己去感受、去表达时,我是非常地自我,甚至偏执。立足当下,以我为主,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这一刻你是君王,其他所有的名家大师都只是你的幕僚、军师、参谋、智囊甚至只是仆人,他们都是给你提供建议和打下手的,随时等着被召唤进宫给点建议,而决定权在你,你才能主宰、统帅一切。对当下(注意!是当下,而不是永远。凡事都是讲因缘的,很多好的东西可能暂时没用,而将来有用,是缘分未到、时候未到。比如有人说不要在二十岁的时候读《道德经》,你乳臭未干,不能悟出什么道道,甚至想当然,造成理解偏差,还大言不惭地认为自己已经读过,不用再读了,而把好的东西生生放过了。而应该五十岁等有足够人生阅历的时候再来读)的我没任何用处、降低我的兴趣和最原始的冲动,让我产生畏惧,给我某种既定的模式,那么我会勇敢地、果断地舍弃。你再是什么大师、名家、权威、经典,没有我的召唤,统统一边待着去!如果你妄图凌驾于我之上,然后在这里推书、打歌、宣传电影、刷小广告,我去年买了个表!直接拉黑名单、负分滚粗!
相反,一些看似不太直接的东西反倒可以看一下,而且不一定要是什么经典名家名作,或许是某个平凡如我的人的博文,或许是某个无厘头小人物,比如,无论风霜雨雪,每天9点59分60秒(靠!强迫症又犯了,我又觉得这比10点精确)准时出现在拉丁区圣米歇尔广场喷水池对面的Gibert Jeune书店经济、管理、法律类书籍分店的靠右门口、坚持6小时工作制的乞讨者,地铁站里醉醺醺的流浪汉,圣马丹运河旁的无家可归者,打劫我的罗姆人,都会给我启发和灵感,激起我的欲望和冲动,跟我策应配合,掩护我从侧面突破把城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