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后感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是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我们现在正是处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提出和思考问题,就是对问题本身的不断挖掘和深入了解。而本月读的这本书,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这种批判性的思维,综合而全面的认识世界。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渐渐深刻的理解到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所暴露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自读书以来,困扰自己的一直是一种思维,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思维,即是书中所说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正是我们传统教育的缺陷,只是教给我们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思考。自古代有科举制以来,读书一直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众多学子都是为统治者的需求所服务的,从不会主动去思考自己需要怎样的知识,这是很多人读书中的一个误区,而在在本书里,我明显的看出了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对我们的忠告,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这本书提到,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和基础,而批判性思维是质疑的高级思维方式。一切从批判性思维开始,其实就是“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是从问题开始,而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在这本书里,批判性思维只是一个术语,即“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是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在整本书里,我看到了作者其实是想激发我们向思维的三个方面发展。它分别是有一套相互关联的、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恰如其分的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利用关键问题的欲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之路,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感悟,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走了一遭,反而没有任何的成果,这是我们在学会提问这样技能之后能深刻感受到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特意提出了两种思维风格类型,即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强调获取知识,他是相对被动的。它不需要艰辛的心理历程,而是很快、很容易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者主要的心理加工就是注意和记忆。但它同时又存在严重的缺陷就是,如果一个读者始终依赖于海绵式的思维,那他将始终相信他最后接受的信息。成为别人思想的木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另一种思维即淘金式思维,它更强调知识的互动,这个任务富有挑战性,甚至有时候是艰辛的,但回报也是巨大的。它要求读者提出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者观念。因此,从不同的思维风格而言,我们现实中可能更倾向海绵式思维,但同时,在真实的学习中来看,淘金式思维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收获。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会提问的过程。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作为一个接受者,更多的是要学会提问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
为什么要去学会提问?身处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不同的信息纷至沓来,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也会有不同的观点。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信息,我们需要用选择海绵式思维或淘金式思维去接收这些信息思考问题。面对问题时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多问几个问题,多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