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断,乃断绝不需之物;舍,乃舍弃无缘之人;离,乃绝离苦恼执念。
但是可悲的是,大多时候,我们断不了,舍不下,离不开。
在我们的明星白领间经常流行物品断舍离的概念,它最初来自日本的一本小书,是一个“正能量翻倍的生活整理术”。 断舍离本来是一种行为法则,亦是一种行为哲学,就是面对人生的各种贪念要断然舍弃,被日本整理顾问山下英子运用到收纳整理方法中。断舍离,简单一句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他们的眷念。
整理东西这件事日本人做得很好并不奇怪,就跟他们把院子整理和参禅弄到一块一样,那是地儿小逼出来的,以前的上海,住在石库门里的人们,一条弄堂七八户人家,几平米的房间依旧五脏俱全且整齐无杂。
这种逼出来的境界,是有限空间里的广阔,有限生命里的自由。不断地进行物品断舍离的人,说明这样的人有勇气,有勇气去断舎离的人,心理能量充足且生活质量往往高一些。
可是大部分人没有勇气断舍离。我们在购买一样东西时,总认为它有足够的必要性我一定要买才行,买了之后放在家里慢慢积了尘。逐渐,我们发现家里放了很多“我必须买”但是却没有用的东西,你要知道,管理这些东西需要相当多的体力,这是一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我有一个舍友,她的桌子底下堆的鞋盒子一个苍蝇都飞不进去,外面没有盒子可容纳的鞋子也是横七竖八,几乎占了半个过道,我总是看不下去这样的生活状态,于是劝她,然而总是被“我不喜欢扔东西”“这些鞋子都还好着呢丢了多可惜啊”此类的话给噎住。我相信,当你开始你堆积如山的鞋子包包衣服的断舍离,你的人生肯定有一个新的开始。
当然,该断舍离的,远不止你的物品。
柳宗元的《蝜蝂传》讲述的那只“善负小虫”,但凡所遇之物,尽占不舍,于是负重愈多,直至疲惫致死。小虫如此,人又何尝不是?
生命本就是一场旅行,所遇之人,所经之地,都将成为过客,成为驿站,你不可能和每一个人把酒言欢,听风看月。
如果刻意的追逐与拥有,就容易走进患得患失的怪圈,只会给自己平添苦闷烦恼罢了。电影《卧虎藏龙》里面有句很经典的台词: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朋友喜欢一个人很久,但是他们的聊天模式是这样的:
朋友:我今天出去玩了,拍了好多美照,要不要发张照片给你瞧瞧啊。
他:你应该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朋友:简直被某某明星帅晕了!
他:你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帅。
朋友:你的头像换一个可爱点的嘛。
他:我觉得这样挺好。
朋友:昨天睡觉没关窗户,今天嗓子好痛。
他:好娇贵。
。。。。。。
不管这个男生是智商低还是情商低,这个男生都是要断舍离的。姑娘,执着于这样的人,不是痴情。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佛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蛮欲缭身,当断,当舍,当离。欲望、执念种种,似一泥沼,你不知道停下,便会越陷越深。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时的停下脚步,做个欲念上的“断舍离”。
闲暇时,捧一杯茶,和内心聊天,问问自己,舍去什么得自然,出离什么可心安,又有什么可斩断。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我喜欢的最自然的生活状态。
不坐仙山不坐禅
笑我打水用竹篮
无奈本性自由惯
只等花遍满山
待眉头舒展
经过痴嗔贪
换得舍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