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荷
校对:向日葵 雅璐
编辑:杨荷 桂香
非暴力沟通认为,每当我们认为他人是错的或是不好的,我们真正的心声是--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需要有冲突;如果我们指责的人恰好是自己,我们真正的心声是--我的所作所为没有满足我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
在非暴力沟通中,大家可能已经听了这七八个月,现在也有所体会。无论别人做了什么事,他的行为是怎样的,或者说了什么样的话,只要我们认为是错误的,认为他做的不对,他不应该那样做。实际上是他的这样行为都是没有满足我的需要,让我感到不舒服。也就是说,他的行为不符合我的期待等等,所以这些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解释。
有时候,我们会指责别人,有时候,我们也会指责自己,比如,如果今天没有完成我们所定下来的跑步计划,或者没有完成我们要做的减肥计划,又或者没有完成我们要做的阅读计划等等。像这样一些事情,我们都会不自觉的指责自己。还有就是今天损失了金钱,或者开车在路上跟别人发生刮蹭,或者不小心和别人发生了冲突,我们都会指责自己。我们可能会想:“我当时要是那样就好了”,或者“如果我当时要是不这样就好了”等等。其实我们真正的心声是什么—我们这些行为没有满足我对自己的期待。
那我们大家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他每一天在做什么,无论他每一天的心情如何,你会发现每一个心情,每一件事情。都和他们的需要相关,他们都是在试着满足自己的需要。无论我们的孩子是否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无论我们自己有没有按照我们既定的计划去做,其实我们都是在尝试着满足当下的需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而陷入到那个事情里面去。
如果我们时刻都能意识自己当下的需求是什么,其实就是带着觉知的,比如说我们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没写我们就会崩溃。像这种情况,就是我们专注的是这个事情,表象是孩子没写作业,那真相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让你这么崩溃,可能是我们的安全感,价值感,又或者是认可的需求等等。再比如说,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个人,扔了一个纸团,你也可能会感觉到,这个人怎么这么没修养呢,其实你内在有一种公平的需求。
我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说,这个人没修养。第一,我们可能觉得环卫工人很辛苦,我们会对他们会有一些同情,或者说,同理心。第二,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爱护公共环境,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渴求——要维护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安全,这也是内在的安全感。如果说每一个人都不注意的话,那可能就像垃圾场一样,我们就不能生活在一个洁净的环境里面,对吧?我们的需求可能是秩序,可能是干净,整洁等等,那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和我们的需要失去连接了,我们就会在这个表象上去争执。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的需求是这样,然后去表达出来,其实对方很多时候是愿意接受的。
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不要只是盯着外面的这个现象,我们要回过头来看本质,同时也要去倾听一下我们内在的声音。我们听一听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去探索这件事情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就像在放假之前,我带领了一个小孩儿班,有一个孩子就特别不理解老师每天布置那么多卷子,我们一共带了6个小孩儿,有4个小孩儿都在吐槽老师布置的卷子多。后来,我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如果说一个班有那么多学生,一个学生做一份儿卷子,老师要批改多少份卷子。后来通过这样的一步一步的探索,孩子突然就理解了,老师其实更辛苦,那他们就知道了这个需求是什么了。
本来,他认为老师不应该让他做卷子,他是错的,因为他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我的需要是自由,是轻松,是放松,对吧?可是,老师老是发这么多卷子,让我感受到紧张,无法放松。当他理解了老师之后,慢慢地,他就能够放下这个冲突,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所以,当我们和别人发生冲突,如果难以解决,那我们就先去跟自己和解,去看到自己的内在的声音到底是什么。看看我们哪些行为触动到了或者没有满足我们哪些需要。我们还有哪些其他的行为可以满足我们这个需要呢?这样问题其实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