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庭中有奇树》在十九首中算是篇幅较短的一篇了,全诗仅有八句,四十个字,细细品读,却不知有多少含蓄而婉转的情思隐于其中,越是深入越为细腻,一位怀念远人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而其情感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文本表面所呈现出的离愁别绪。
初读这首诗,丝毫没有意义理解上的难度,全诗语言质朴无华,首句起兴,由庭院中的一棵树写起,繁茂的绿叶映着朵朵初开的花,令赏花的女子想要折枝远寄,但念及游子路途遥远而难致,继而抒发不得相见的思愁。短短四行,从景到情,却不是单向的触景生情,而至少有三度起伏,情绪不断回转,加深了感伤之意。综观全诗,也就只有“奇树”一个意象而已,但正是这个看似普通的事物引起了后文一系列的情感活动,“诗眼”也在于此。回到最初的起点,首先需要追问的是,奇树“奇”在何处?
诗中有一句“绿叶发华滋”描写树的样貌:绿叶掩映,繁花盛开。美是美,可是春天里有哪一棵树不是翠叶盖顶、枝繁叶茂呢?也不单只有这一种花是芬芳扑鼻、团团簇簇,况且,既是庭中之树,日日可见,何谓之“奇”?虽然“奇”在古文中除了有“奇异”之意,还可以表示“嘉,美好”,如乐府诗《焦仲卿妻》中“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但如果仅仅想要表达树之美,诗人为什么不直接用“嘉”而选用“奇”?楚辞《九章·橘颂》中已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句,而几乎是同时代的《西京赋》也采用了“嘉木树庭,芳草如积”的写法,但诗人弃“嘉”而用“奇”,除了从音律的角度考虑外,“奇”的使用更为精妙,一字双关,既写出了树木的茂盛美好之态,同时也为女子情感的抒发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既是“奇树”,自然不同寻常,《项脊轩志》末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每读之,无不落泪。时岁已久、树木繁茂本是常理,草木无情,但是当人们将某种情感附在上面的时候,一草一木皆可以牵动人的情思。
诗中没有给出这棵树的由来等信息,恰恰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自家院子里的树,也许是夫妻二人从前一起亲手栽种的;也许在树下曾有过些许幸福的时光,琴瑟和鸣、吟诗赏月;也许就是在这棵树下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的······现今又到了春天,枯寂了一个冬天的树也变得“亭亭如盖”了,见树思人,但是这时的思念还只是单纯的想起那个人而已,程度并不深,也没有包含着太多的愁苦在其中。尤其是在这万物复苏、萌动着希望的时节,触目所及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即便孤身一人,天性爱美的女子也会被满树的繁花吸引住目光,然后不由自主地就想折下一枝送给自己的伴侣。“女为悦己者容”,其实不单单是容貌,当一个女子真的有心爱的人时,她会不自觉地产生想要把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分享给对方的冲动。可心上人不在眼前,于是只能把花轻轻包好随着写满思念的信一同寄出去,一边想象着他拆信时,看到一枝花从信封里滑落后的惊喜神态,一边盼望着他嗅到了那一缕芬芳而能忆起自己身上的脂粉香。这时的思念之情与前两句相比已经增添了几分,并且不再是抽象而空洞的想念了,而是真真切切地落在了实物上。可是,等到好不容易挑选出了一朵开得最好的花,准备寄给离家在外的游子,又转念一想,路途遥远而漫长,层层的驿站传递下去,待花落入他的手中,恐怕早就枯萎了吧?即使此时馨香盈袖、花瓣沾衣,彼时这花香也早就烟消云灭、不复存在了。花如此,人亦如此,再香的芬芳也抵不过距离的遥远,正如再美好的容颜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女子终究会老去,一别数年,假如再见面的时候已是美人迟暮、人老珠黄,那么心上人还会爱着自己吗?种种的不确定性令这个独守空闺的少妇在思念之余生出一股忧愁,情绪进一步深化,而当苦闷占据了上风,眼前的美景仿佛也就被蒙上了一层雾霾,奇树不再奇、繁花也不再美,原本值得赞叹的事物在她眼中也变得不足为贵了。于是抛下花带着一丝愤恨离开,可是无心赏花也就难以投入其他的事情,此时,无限的春光已经被思念的惆怅挤出了思妇的世界,“但感别经时”看似轻描淡写、直抒胸臆,实则是思念之情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的结果。正如“此物何足贵”一句,与之前的描写相比显得突兀,是对前面情绪的一次巨大回转,然而从喜至忧再到愁甚至恨的情感变化并不是偶发的,而是一个女子回肠百结、思绪万千的映照。
《古诗十九首》中同样还有一首表达相思的诗:《涉江采芙蓉》,全篇也是八句,不过写的是游子的思乡之情。假如更为具体一些,把它看作思念妻子的诗,并与《庭中有奇树》相比较来看,男人的粗犷直率和女人的细腻含蓄形成了鲜明的的对比。《涉江采芙蓉》中的游子是一个动态化的人物,从采芙蓉、赠香草,到驻足回望、思念远人再到抒发心有灵犀而两地相隔的离别之苦,所有的情绪都被写在了明面上,并且情绪的变化通常伴随的动作的变化,比如“环顾”后发现回乡的路途漫长,故而有了不得相见的忧愁。每一句之间都有因有果,抒情表意直接地呈现给读者,而《庭中有奇树》中的女子的情感变化却是令人难以捉摸的,在短短的一瞬间内就经历了从喜到悲的起落,比如由爱花至弃花,她不会把自己的心事直接说出来,表明上也没有任何的征兆,突然间就生出一股惆怅,其中又藏着数不清的心思和情绪,“剪不断理还乱”,不断地欲说还休,看似不动声色,其实所有的情绪都隐匿在内心深处,波涛翻涌,而字面的呈现出的不过是她思念忧愁的冰山一角罢了。
由树到叶,从叶观花,折花欲寄,未寄念远,由远起思,自思及伤,《庭中有奇树》浑然天作,一气呵成。而其中思念之深切、愁绪之刻骨,岂是三言两语可道尽的!但诗人确实抓住了这些细致入微的变化,并用最朴素自然的语言呈现给读者。越是日常的情感越能牵动人心,越是质朴的语言越包罗着深海般的意境。陆凯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读起来美丽而简单,但是这种情怀又怎局限于短短十个字。《庭中有奇树》虽然只有四行,但每一个字背后都是千言万语,是思妇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