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22版新一版的课程标准,核心的变化是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育。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内涵为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内容,明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1。文化自信。2。语言运用。3。思维能力。4。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通过语文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说到底,发现了之前学生学得更多的是专家结论,较多的是惰性知识,不能很好地联结生活,进行高通路迁移。所以,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出,我们要情境化教学,通过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让学生学习专家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师们的课堂还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率不高。即使有小组合作学习,也大多流行于形式。学生们不能再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研讨,很难看到有思维的碰撞。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所以我们学校决定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尝试,并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及价值
在新学期,我们提出这个课题,主要是为了改变教学现状,改变教育思路,改变教学的方式,由原来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的探究为主,并且是围绕大概念来重组单元内容,改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大单元教学将改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要提炼出单元大概念,针对这个大概念,选择组织教材,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势必倒逼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研能力。
大概念是素养目标的构成,核心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的行动把握不准,目标设计评价设计和过程设计都会偏离方向。进行大单元教学课题的研究,将会研究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学习模式,改变以往学与用脱离的现象,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学习专家思维的目标,这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 “跨学科学习” 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大概念提取的方式: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他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原则上所有大概念的提取都要参照课程标准。首先可以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部分来提取大概念。其次,可以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来提取大概念。
2.从教材分析中提取大概念。大概念教学主张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说明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首先可以从“单元起始处”提取大概念,也就是单元导读,大部分教材都有单元导读,而单元导读里有大量线索。比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就开始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包含有语文要素和写作要素,我们可以提取大概念。
其次,可以从单元结尾处提取大概念,作为常见的就是单元小结。最后可以从教材的单元内容中提取大概念,一方面很多教材在单元内容中会掺杂各种形式的提示,比如交流平台,知识卡片等,对相关概念作出解释和阐述,另一方面,从教材相关单元的内容构成中也能提取大概念。
3.从专家思维中提取大概念.
大3.从专家思维中提取大概念.
大概念是反应专家思维方式的,因此专家思维也是大概念的直接来源,专家思维没有固定文本需要教师过阅读相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或者通过听讲座,网络搜索等方式去找寻和体验,支持大概念教学,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学素养和学科素养。包括科学史、数学史、文学史、艺术史、著作论文、科普读物等。
4.通过概念派生提取大概念。
大概念与大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和派生的因子,也可以通过派生或总结的方式来提取贷概念。
5.从生活价值的角度提取大概念
大概念具有生活价值,是打通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因此,我们也可以用生活价值来选取大概念。
6.将知能目标向上提炼为大概念
大概念可以分为情感维、认知维和技能维,也就是说,知识与技能是大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从学习难点分析中提取大概念
学习难点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从近期来看,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或困难,通过剖析学习难点就能发现大概念。另一层含义是,从长远来看,学生未来在现实世界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学校教育的学习难点和现实世界的学习难免是重合的。
8.从评价标准中提取大概念
评价标准是对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发现目标写作的偏差,厘清大概念。
大概念的提取路径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共同作用,相互融合的。八条路径并不是完全并列,课程标准却必须细读的,要分析其中蕴含的大概念,课程标准一方面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也规定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程度,对于概念提取还是素养目标和单元具体目标的写作都是最重重要的参考。同时,大概念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一定要考虑学情。而学习难点是最为重要的学情。因此,学习难点也是定位大概念所必须要考虑的。
四、课题的最终成果介绍
我们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写出大单元教学流程:
备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包含《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和“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给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单元目标设计:
(一)、素养目标:让学生能够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学校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单元大概念:
1、阅读课文时,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暑假生活,写一写熟悉的同学,体会写作乐趣。
(二)、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上课:了解单元目标,写出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关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子,细致体会表达的情感。
课后:第一课、第二课。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内容,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