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想过,麦粑也许只是我们重庆人或许合川人的特色食物。今天之所以想起写写麦粑,是因为那天我烙麦粑和小女视频,她们同寝室的都不知道麦粑为何物。她们甚是好奇,我更是好奇,同是川渝人家,难道不是一样的饮食?
说起麦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小时候,伯妈家在我家下面,她家厨房一做好吃的,香味就直往上冲,在那个刚能填饱肚子的年代,任何香味都能勾动肚子里的馋虫。话说有一天,我闻着香味来到伯妈厨房,原来是伯妈正在烙麦粑。伯妈家子女多,仨哥哥、俩姐姐,所以做饭时一般就做得多。我到时,灶台上已烙了一大摞。伯妈看我瘦小的脸上那对滴溜溜乱转的大眼睛,就会意地拿了块麦粑给我。其实,当时的味道如何,我早已不记得了,只记得吃了她家的麦粑就不想回家,直接做了她家老六。直到现在哥哥姐姐们都还记得我的这件糗事。麦粑的美味也可见一斑。
麦粑在新麦成熟时最是盛行,新麦磨的面粉,有一种特别的土地清香。刚收了麦子,刚好有一点点难得的农闲,主妇们为了给孩子们改善改善生活,一般会抽空烙麦粑。
麦粑又称“落锅熟”,顾名思义就是熟得快。新磨的面粉里打两鸡蛋,加水加盐和成糊状,再把韭菜切碎和进面糊里,喜欢吃薄点就多放点水,面糊稀点;喜欢吃厚点就少掺点水,堪堪将面粉打湿即可。
和好面糊,热锅下油,将油在锅里荡一圈,舀入面糊,稀的就端了锅让面糊自己流淌成圆形,待基本凝固,翻面再等个半分钟,就大功告成;干点的面糊就稍稍麻烦一些:舀入面糊,等锅底凝固,翻面过来,用锅铲打压中间凝固了的地方,把还未凝结的面糊压出来,再翻面,再压,如此反复几次,麦粑由小变大,由厚变薄,直至全部熟透。
现在说起来很是简单,但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可是个技术活。有一次,爸妈和二姐走外婆家了,我和大姐在家,寻思着烙麦粑来吃。午饭过后,我和姐姐就去割蕨萁,天近黑了才一背篼一背篼背回家。我和姐姐兴致勃勃,一个和面,一个烧火。刚上小学的我刚学会烧灶火,小学还未毕业的姐姐只会添水和面,一个不知道控制火力大小,一个未懂面糊干稀,我们生生将一盆面糊干成了一盘泛着糊味又没熟透的东西,我们也不敢吃,姐姐只好掺了水,倒进锅里再煮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