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写作规律
本章内容主要是针对写作中要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并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是大实话,而且我们平时也知道,难的是遵循规律。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客观规律、修修补补、举重若轻、迎难而上。
客观规律:
1、要降低预期目标,敢于写出糟糕的东西来。下笔前不要追求完美,否则很难开始动笔。
2、写作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混乱、跑题,不要担心,勇敢的跑下去,适应了这种混乱,就能有更多的收获。
如果一心想着要写的很完美,那么就会可能会受阻于:如何下笔,情节如何推进,结局如何规划,这样很难完成一个作品,即使完成了,还是会发现自己写的很垃圾。
初学者和作家对待第一稿的区别:有一个初学创作的新手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稿,他读了一遍,然后哀叹道:“这一稿太糟糕了!我这是怎么搞的?”经验丰富的作家也写出了第一稿,他读了一遍,然后说:“这一稿太糟糕了。我快要上路了!”
修修补补:
写作的一个好处就是,写完以后你能进行修补。写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写完之后必须要修补,好的作品都是改出来的。
修补过程中你能迸发出更多的灵感,让糟糕的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
举重若轻:
不要太在乎自己的作品,越是不在乎,越可能写出一篇好作品。
敢于面对任何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让所有问题就自然发生,过之后依然要确信这不是自己能力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任何写作过程都会出现这些问题,没有例外。
迎难而上:
这部分强调坚持不懈,不要惧怕低潮,你的成败取决于你对待创作低潮时期的态度,你需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写。不要排斥低潮,因为你会经常遇到低潮,低潮挺过去之后就是回升状态。所有作家相同的建议:坚持不懈,永远不要停下来,哪怕你觉得再难。
总结:降低自己的预期,让自己处于一种闲散的情境中去写作,写完之后要修修补补,好东西都是改出来的,修改过程很可能比写的时候得到更多的灵感。
在写作过程中让该爆发的问题都爆发出来,这并不是自己能力的问题,任何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所以不要怕低潮,低潮克服了慢慢就会成熟。
上面这些都需要你每天都坚持写作,不要放弃。
第二章笔记 2017.01.15
这章主要是探讨读者为什么要读故事,作家又为什么要写故事。
故事来源于生活,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个时刻。家长里短、朋友闲聊、买到一件心怡的东西,这些都是故事。
故事随处可见,但并不是每个都能打动我们。一则是因为生活中的故事多数节奏缓慢冗长,二则不是每个人都善于讲述故事。这时候,就是写作者大显身手的时候。
故事创作是将现实中的故事提炼出精髓,然后经过再加工,让它能够打动人。创作技巧是什么?技巧就是将随处可见的故事素材妥善运用的方法。
我们在读小说、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本质上都是介入一个故事。通常我们会做出两种判断,好和坏。而一个好故事一般会给人带来两种情感。
第一种是给我们感同身受的感觉。
看到一个故事,有种熟悉的感觉,它曾经发现在我们身上,或是曾经发生在我们眼前。我们某次经历一件离奇的事情,限于技巧,我们没能很好的讲述给别人。而在小说中、荧屏上,创作者将我们梗骨在喉的故事讲了出来,这是怎样的一种舒畅。所以,我们见过,我们进去故事的情境,代入自我的情感,然后被故事所感动。比如阿甘正传,它引发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技艺,又比如致青春、那些年等。
第二种是我们补全自我。
限于身份、年龄、职业,很难体验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在潜意识中,我们希望能体验一下王子、公主、富豪、明星等人的生活。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这种体验,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主人公的情感,使我们跟人物产生某种神奇的联系,拓展了自我,补全了遗憾。在我们成为故事中人物化身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仿佛也更加丰富、更加多彩。
这两种情况的存在,正是读者为什么要读故事的原因。既然读者有这种需求,所以有了作者写故事的原因。
作为创作者,只要有恒心在,就能精通讲故事的技巧。但不明白为什么要创作故事的话,经常会面临迷失的感觉。
帮助最多的人表达出他们最想要倾诉的故事,或者帮助好奇的人体验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无论做好哪一样,让读者产生认同感,都能为创作者赢下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