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否也想多读点书?但真正读起来时却发现自己读的好慢,关键是读得慢也就罢了,至少是读了,悲催的是读完了却发现啥也没记住,比这更悲催的是,就算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或者记住了点东西,却发现没什么用处,时间好像白白浪费了一样。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来读书,想改变点什么,却落得个这样的结果,心里难免备受打击,就像身在大海,好不容易看见了希望的陆地,拼命游着游着,抬头一看,陆地却消失了,好不失落,于是再度陷入不知何去何从的境地。
我疯狂地寻找读书的方法,试图解开这个困扰我辗转反侧的难题。
2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的名字成功吸引了我,书里的主人公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小伙子摇身变成了横行职场的成功人士,靠的就是读书,他经历了四个阶段:
1.用100天读了33本书;2.又用一年时间读了100本专业书;3.再用100天采访了10名CEO;4.又用一年读了365本书;
这怎么可能呢?一开始就三天一本书到最后一天一本书,这是开挂了吗?书里说主人公见缝插针地利用所有时间来读书,做地铁、做电梯、上班前半个小时、吃饭时、下班后、早起……他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起来,一步步达成了读书的目标。
我承认,我被打了一针鸡血,于是,我壮志雄心地也开始学着主人公的方式读书,好处是,我也学会了利用琐碎的时间,原来偷闲娱乐看抖音刷屏朋友圈的时间我都用来看书了,到现在也养成了利用空余时间读书的习惯。不好的地方是,我没达成主人公的目标,没有在指定时间内读完那么多书。
我还是不得要领,不知道怎么才能读得快。
3
于是,我又遇到了第二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是由拆书帮创始人赵周所写,他创建了一套RIA读书法: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启发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可以是自己)引导促进: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写出自己的理解。
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1.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景。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2.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今后如何应用,让知识真的在自己的生活里发挥作用。
这个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原来的我只是在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划划线,最多写几句自己的理解,然后自动导入印象笔记就完事了,但是几乎从来不会回头看,抱有一种反正已经收入囊中,就是自己的愚蠢想法,殊不知,那些文字虽然在我的笔记本里,可没在我的脑子里,更没体现在我的行动里。
有了这个方法,我知道了读书要联系自身,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而不是陶冶情操,于是,我总想着联系自身。
但是,问题来了,每每想联系自身时,我却发现没什么好联系的,自己经历的事情比较少,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几件能联系的上的事情。
4
这次,我发现了一个读书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听了一节试听课,里面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先有事,后有书。"
就是说,先读书,用到具体事上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先有书后有事,觉得用不上,把知识变成能力的唯一方法是先有事后有书。
于是,我忽然明白,这是要多去实践啊!
正好,我身处在一个万人社群,里面的活动非常多,我何不去尝试?然后,我就报名了销售训练营,尝试了一个月销售,这个是我从来没有踏足过的领域。
果然,实践出真知,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做起来才知道跟自己想的大相径庭,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很多地方都是自己的短板。
于是,我开始疯狂的阅读我的短板书籍,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渴求知识的欲望,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联系到自己的实践过程,一直有种“原来是这样””应该这样做啊“的感觉。
5
后来读到《认知觉醒》,这本书里也强化了读书是为了实践的观点: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比如我们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记住多少内容,即使整本书都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还有,读书可以让我们大脑里的神经元产生连接,读得越多,产生连接的可能就越大,自己主动去思考哪跟哪有联系,比如这本书的这个观点和以前我看过的那本书差不多,这两个神经元就建立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
现在,我不再苛求自己记住一本书的多少内容,只求记住触动自己的部分,然后想方设法和自己、和原来的知识产生关联,最重要的是思考怎么去用,去实践。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兜兜转转,读书终究是为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