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情逐爱,犹如一场高傲的围猎
————希尔.维森特
01
故事一开始,主人公圣地亚哥.纳萨尔就被杀了,那时他刚满二十一岁。
清晨五点半就起了床,去迎接主教乘坐的船。大家都兴奋地迎接主教的到来,“到处都是鸡叫的声音”但是主教没踏上小镇的土地就扬长而去,这时,大家又得知,那个头一天结婚的漂亮姑娘因为不是处女被退回了娘家。
要娶安赫拉.维卡里奥的是对他一见钟情的青年巴亚尔多.圣罗曼,他拥有无限的财富,父亲是上个世纪内战中的英雄,家世显赫。安赫拉是一个清贫家庭里最小的女儿,并不想嫁给这个趾高气扬的家伙,可她的父母仅凭一条理由就拿定了主意:一个以勤俭谦恭为美德的家庭,没有权利轻视命运的馈赠。
那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狂欢进行到午夜。
凌晨三点左右,新娘的孪生哥哥被召回家,气得浑身颤抖的哥哥质问她是谁干的。她没有任何迟疑,几乎立刻就念出了那个名字。
从未见过这样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兄弟俩得知那个人的名字后便冲进了猪圈挑了两把最好的刀,四处宣扬他们要杀了圣地亚哥。大家都知道两人忠厚老实,并没有把这句话当真。屠户们、警察、牛奶店的夫妻、前来买牛奶的顾客、甚至镇长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且六点之前这个消息已经扩散到了各处。
“维卡里奥兄弟并不急于复仇,而是迫切地想找一个人出面阻止他们行凶。”
“去告诉圣地亚哥,我们在这儿等着要宰了他”
每个人都想要阻止,但都没能阻止。
大家被婚礼狂欢耗尽了体力,在睡梦中亦或是无所谓中收到了圣地亚哥死亡的消息。
02
在这场骇人听闻的凶杀案中,一切都已经提前被告知,但他们或者沉默,或者默许,或者无能为力,或者阻拦不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鲜活起来。于是,大多数人在不相信和看热闹的心态下成为罪恶的帮凶。
大多数本来能够阻止这场凶杀案却什么也没做的人,都找到了借口聊以自慰。
一个过路向圣地亚哥家的女仆讨牛奶喝的女人透露了行凶的原因以及地点,但女仆并没有告诉圣地亚哥;有一个没能查明身份的人从门下塞了一封提醒的信,可是直到凶杀案发生很久才有人注意到它;他的朋友始终无法解释为什么那时他不由自主地在祖父母家呆了两个小时,而他的父母坐等到天亮急于把这个传闻告诉他;他的母亲阴差阳错间关上了大门......
所有的巧合在这个时刻重叠,悲剧感扩散开来,人人都替他惋惜。
就像法官在预审报告的旁注上写的那样“宿命让我们隐遁无踪”
可是经过费尽心机的审理,竟然找不到任何证据来证明圣地亚哥就是玷污他人的肇事者,哪怕是连蛛丝马迹都没有,而安赫拉至死都宣称圣地亚哥是侵犯她的人。
可能他到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遇害,况且在最后一刻终于知道维卡里奥兄弟正等着要杀他的时候,他的反应不是恐惧,而是无辜者的慌张。
最后的场面是慌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朝他喊叫,张牙舞爪地活跃在维卡里奥兄弟的后面,最终兄弟俩人在畅通无阻的过程中报了仇。
03
“给我一个偏见,我将撬动地球”这句话大概解释了所有动机的渊源。作者直至结尾也没有揭露侵犯的人到底是谁,大概安赫拉觉得圣地亚哥有钱,而且是唯一一个大家不敢轻易触碰的人,可是他的哥哥们甚至没有给圣地亚哥一个解释的机会就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更为讽刺的是,新娘在被抛弃的那一刻起发疯似的爱上了之前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新郎,在一封封没有回复的信中默默苦等,终于在衰老中等来了他和一个装满信件的箱子。
原来爱与恨是一对同消共长的激情。
仿佛到头来,一切的罪恶和鲜血都是为了成全这虚无缥缈的爱。
“圣地亚哥,我的孩子,你出什么事了?”
“他们把我杀了,韦内姑娘”
作者在最后拉长了死亡,圣地亚哥头脑清醒的往回走,穿过邻居家,双手捧着垂下的肠子。摔倒后立刻又站了起来,“甚至还把粘在肠子上的尘土抖落干净”,然后脸朝下倒在了地板上。
结局的描写让人发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最终一个无辜者在大庭广众下被谋杀,不带一丝挣扎。
而后查阅故事的写作背景,才知道这来源于一个素材。1951年,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的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所以说,伟大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你流露出真情深感,所传递的触动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