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樊登老师讲的《正面管教》,把正面管教的一系列书都买回来了。这个月打算看完《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并写读书笔记。
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出,学校应该帮助孩子们建立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
1. 我能行
2. 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 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产生积极影响。
这三个信念,必须要让孩子们在不断地实践中获得,而不是通过老师单方面的语言灌输获得。现在有很多培训机构或者培训师,动不动就充满激情地挥舞着手臂,带着大家喊:“我自信、我能行!”一边喊还一边配上相应的动作。这样的场面初看的确很是振奋人心,可是热情退却之后,如果没有行动上的支撑,“我能行”只能是留在脑海中的三个字而已,并不能转化成信念。因而,要让孩子们真正觉得“我能行”,就必须要让他们有机会去做事情,并且通过做好一件件小事感受“我能行”的愉悦,慢慢地他们才能形成“我能行”的信念。
现在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体会不到自己的贡献价值,不要说在班里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孩子了,就是班里的各个班干,往往不会认为自己的职责是一种有价值的贡献,而仅仅把它当成一项职责来履行,有的时候甚至还觉得是一种负担。他们没有觉得是大家需要我所以我来做这份工作,而是老师分配给我这份工作,自己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很多时候,当事情太过繁琐的时候,他们会心生不满。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没有体会到被人需要的乐趣,没有觉得自己被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身为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让他们体会到被需要的满足感。如果只是靠老师单方面的的鼓励肯定是不够的,我想,更多地应该发动孩子们的力量,让孩子们对班上每一个孩子的付出给予积极的反馈。这时我想到了君姐的“感恩日”,这不正是一个让孩子们感觉得自己贡献价值的极好形式吗?孩子们在被别人感恩的时候,就会体会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对别人产生的积极作用,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下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自身的贡献价值。而感恩别人的人,在感恩的同时,也会反观自身。或者班级中的其他孩子,看着这美好的一幕,正面的示范不知不觉就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了。所以,想要让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习惯,一定要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让他在积极的肯定中强化他的正确行为,慢慢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在他犯错的时候企图通过惩罚和训斥,要他在改变错误行为的情况下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第三点,也是很重要是一点。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一股力量。作者认为:如果不给他们以建设性的方式运用个人力量,他们就会以破坏性的方式运用它。这一点,我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深有体会,如果哪一天烨烨的能量没有得到合理的释放,那么他一定会特别的调皮捣蛋,或者容易发脾气。其实很多时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通的,家长和老师要做的,都是要给孩子建立一个“能够受到鼓励也能够承担责任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犯错误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和指责,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承担责任。这样他们才可以放心地犯错误,然后通过每一次错误树立责任意识和在每一次错误中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错误才是有价值的错误。所以君姐说:“生活现场永远是一个事故场。”我们要学会把每一个事故,都演化成教育的契机。
我要牢牢记住这三个信念,在日后的教学和生活中,慢慢地交给孩子们这三个信念,努力帮助孩子们营造能够形成这些信念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