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德国将领曾坦率的说:战前必须制定作战计划,但一旦开战,所有的计划也就作废了。计划为什么不起作用?
因为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统筹那些复杂的社会事务。可只要是复杂的社会事务,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要面对有主动性、会根据情况调整自己行动的人。你可以计划自己怎么办,但是没有办法预测对方会怎么应对,一旦他的应对超出你的预测,或者有其他的以外因素加入,整个计划也就乱套了。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必要事先制定作战计划呢?
有必要。计划不是用来不折不扣地实现的,计划实际上另有妙用,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制定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统一上上下下的意志和决心,明确战略方向,盘清资源家底的过程。
就拿施里芬计划来说,它的核心灵魂不是多少军队在哪一天,要具体打下什么什么目标。他的战略精髓是,德国不能陷入东西两面作战,必须先快速打败西方的法国,然后利用东方俄国动员速度慢的特点,打一个时间差,打败法国后迅速回头去打俄国。制定计划的十几年的时间,就是德国上上下下统一这个战略共识的过程。
所以,施里芬计划本身在战场上是不是能顺利实施,这是无法预测的。但是战场上的每一个人,从将军到士兵都知道,德国必须抢时间,必须快,大家在随机应变的时候,也会贯彻这个战略思路。你看,即使计划本身已经打乱了,但是计划的灵魂一直在。
计划的第二个用处,是让临时应变者可以有一个资源框架可以利用。
这话说得有点绕,说白了,就是因为有了事先的计划,所有被动的不按计划行事的人,会大体知道自己周围的资源情况。
比如在战场上,有一只部队因为各种偶然因素,脱离了原计划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因为整个战场上,所有人都努力试图按计划做事,所以总体环境还是有很多确定性的因素可以判断。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可以大体预测,哪里可能有补给,哪里可能有大部队,不至于漫无目的地瞎撞。
计划的第三个作用,是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执行模块。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虽然总体上的计划很容易被打乱,但是组成计划的那些小模块仍然非常有生命力。
比如在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中著名的胡家窝棚战斗。当时为了歼灭廖耀湘军团,东北野战军干脆下放了指挥权,也就是放弃了总体计划,给部队就是一条指示: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追。这样的战场上既没有前后方之分,也没有一线二线之别,到处都是部队在穿插、渗透、分割。
在这样的战场上,真正起作用的,是连排营团这样的小模块的战斗组织。他们看似没有计划,但是你想,什么样的军队敢采取这样的战术啊?恰恰是平时计划性比较强,训练比较充分,上上下下对战略目标都心中有数的军队。
刚才说的关于计划的三个效应,我们不妨想象一个场景。
一帮朋友开车自驾游出去玩,刚开始是有明确目的地的,那应该做一个详细的攻略吧?这就是最开始的计划。但是中途大家兴之所至,没准就要改变计划,原来要去杭州,没准中途一商量转弯去了山东,很正常吧。
那请问,原来做的那份攻略还有没有用呢?
有用。
第一个用处,是做攻略的时候,大家其实进行了很多方面的磨合。不仅定了一个目的地,也定了消费的层次,路线的偏好,大家各自能拿出来的时间、资源、经费等等。所以,即使中途改变目的地,做攻略的过程也是大家统一认识的过程。
第二个用处,你不会漫无目的地改变目标。可能是你做攻略的过程中,就已经注意到这个变化的可能。各种因缘际会,最后真的走上了这条路,但是原先做攻略的时候,已经熟悉了周边的资源、路线之类的。所以,并不是一条完全陌生的路。
第三个用处,即使大家中途走散没关系,因为有攻略,我们每个人可以预判大部队可能会在哪里等我们,直接赶去汇合就好了。
你看,在这个情境里,制定计划的目的不是为了刻板地完成计划,而恰恰是为了应对变化,为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各个方面的资源准备。
所以做成任何一件大事,计划和变化缺一不可。
用官方语言来说就是:想要把复杂的、困难的事情办成,一靠方针,二靠干部。
方针是干嘛的?就是计划。干部是干嘛的?就是用人的能动性来应对变化。
-------摘抄《罗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