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自我进化,个人认为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专业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这是一种终生备课的方式。 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 ,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学术著作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 ,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 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 ,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
教师应该重点读三类书籍 :
(1) 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 ;
(3) 关于人 (特别是儿童 、少年 、男女青年 )的心灵的书 (即心理学方面 的书)。
观照我自身,作为历史老师 ,如何安排自己的阅读?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而是主动探寻。毕竟,这是最该下力的地方。自己寻找合宜的书籍的能力,包括及时关注学科领域内的最新动向。可以从“史”类书入手。 这类书会告诉我, 哪些领域哪些人和哪些作品是重要的,择其一二精读之,会渐行渐深,也渐渐知道哪些书可读。但首先一定要树立这种意识。
根本书籍是所有学员都应该研读的,本体性知识能力高下的标志:
(1)能迅速而熟练地解决 学科的专业问题。
(2)对学科的重要专家以及重要著作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过深入研读。
(3)能恰当地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向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籍。 所以我经常觉得,大家还是要相互启发,积极寻找本领域的好书。
本体性知识立不起来,课堂便很难立起来 这是教育学阅读不可能取代的。
如果说修炼本体性知识,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洞察力,那么,教育学心理学的阅读,则强调修炼对人(尤其是儿童,也包括自我)的洞察力。 但实际上,教育学书籍,恰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透,学科书籍则既要有根 处的精透,也要有足够的数量保证。
我的阅读是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为核心,旁及《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等课程补之。《给教师的建议》因其涉及全面,可作为根本,它未及之处,自有《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等书补之,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二、教学研究:
1.坚持写教育日记。
流水帐式的记录,或心灵鸡汤式的记录,是意义不大的,关键是咬定一个问题,或咬定个学生,或敏锐地捕捉到即时出现的问题。
在这里,最怕的是注水的“感”, 最重要的是导致经验破裂的事件,能引发“思”的事件。在苏氏的背景下,重要的是阅读、研究、观察、实践,这些应该是一体的。
2.做好“差生研究”。
苏氏比较多地讲了差生形成的认知根源,例如,你有没有对一个差生进行长期观察? 记录他对精心设计的不同题目的反应? 并从中解读他思维的困顿处? 这是实实在在的差生研究。这种资料非常有助于形成专业经验 如果你只是死补,然后记录的是差生情感的变化,而非认知的发展变化,这就不是研究。苏氏:“所有 107名原来在发展上有重大障碍的儿童,后来都成了充分够格的 有教养的人。他们当中有55人在十年级毕业,25人在读完七、八年级后升 入中专并受到中等专业教育,17人毕业于职业学校和中等夜校,8人经过培 训班而掌握了一门专业。2人由于严重患病,未能按时上完八年级,但在数 年后还是完成了八年制的教育。107 人中,有13人受到了高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是研究过大量的学困生的。 一个老师,研究过多少学困生,就拥有多少财富 而这些学困生,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几乎一切教育理论。
3.教学反思。
苏氏所论甚详。 能评课,跟能记录一样,是一种能力,能力不强,容易被课所欺骗和忽悠,例如,专业性不强的老师,很少在听课时仔细观察学生的思维变化。我的需要反思的是自己上课。 在目前被扭曲的教研氛围下, 自己上课,是极好的反思方式。有些老师常常带着 mp3 上课。魏老师夜曾经自己录像或录音(或请人录像) ,然后自己评自己,自己看自己。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勇气,我当初自己看自己上课,也是要鼓足勇气。像口头禅问题, 或说话无逻辑,无气力等等,或仪态有问题,一开始发现的总是这些,渐渐地,就会关注到课的结构之类。最终,会觉得好玩。研究差生很好玩,研究课堂很好玩,这时候就自由了。
苏氏还讲过许多能够启发大家的地方,例如,建立自己的“工艺实验室” 苏氏还说:教师必须至少拥有自己的一样爱好,最好是艺术,尤其是音乐。如果不会演奏乐器,至少要亲近文学作品。这是走近学生心灵的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