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系统学习了早教的线上课程,对于其中一个观点印象深刻。
我们知道激励能够促使人更积极的去做事情,但在这节课里面,却对这个观念提出了质疑。
比如说,针对孩子吃饭的问题,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承诺如果好好吃饭那么事后会给他买玩具。
在这种情况下面,孩子也许会好好吃饭,因为玩具这个奖励刺激着他。
但是研究表明,这种刺激并不会让孩子真正的吃好饭,反而会让他觉得吃饭是一种任务,或者是一种负担。
有这样一则故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这个原理。
一群顽皮的小孩经常到一位独居老人的家附近打闹,老人不堪其扰,多次轰赶无效。
后来,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高兴的告诉这些小孩们,如果谁愿意来他家,就给这个人一元,作为他们给自己带来欢乐的奖励。
于是小孩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纷纷来到老人家,他们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老人给的一元钱。
又过了几天,老人将奖励降为五毛钱。这时候就有小伙伴表现出不满了,于是下次再来的小伙伴数量就减了很多。
再到后来,老人干脆不给了。最后,相信结果大家也猜得到,就是再也没有小孩子来,老人终于耳根清净了。
这个事例反映出了外在的激励,反而会削弱内在的动力。
那么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不通过激励,我该怎么让孩子们朝着他们不愿意做的方向前进?我们可以尝试用下面的三步法。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共情的方式,向孩子们坦承他们不愿意做的这件事情,确实无趣。这一步可以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和孩子们沟通,找出原因。
接下来我们和孩子们聊聊,如果做了这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最后,我们将自主权留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拿刚才孩子吃饭的这个问题来讲,首先你要问一下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吃饭,是不是因为饭不好吃,或者是他想去做别的事情。 这一步重点是了解孩子们的想法。
在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一下,如果不吃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比如待会会饿肚子,和同龄小伙伴相比身体会差一些等等。
这个时候尽量让孩子们多发挥,这个过程是帮助他们自己去思考。
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决定是否吃饭,他们会根据自己之前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这里家长们最好不要一味的压迫、斥责他们一定要把饭吃完。
通过这三步,主要是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事件中来,而不是家长们事事亲力亲为,否则会消磨了孩子的主动性。
讲到这里,那么是否完全不给予奖励?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将奖励作为一种惊喜送给孩子们。
比如说孩子们在经历过以上三步后,最终决定好好吃饭,并且将好好吃饭的习惯坚持下去,家长们可以买玩具或者给予孩子们其他的奖励。
这时候的过程和之前承诺孩子们好好吃饭就给奖励有着本质的区别。
事先承诺,是给孩子定目标。而事后给予,是让孩子们自己定目标,这时候就是为孩子们的自主性发奖励。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种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不要一味的用奖励来诱导孩子们去完成一件事情,可以多尝试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做决定,而不是替他们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