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安页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释文:1,关于足阳明经行于胸腹的理解。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十二经分布规律来看,大体符合这一原则,即阳经循于躯干背面及四肢外侧 阴经循行躯干腹面及四肢的内侧。唯有足阳明经不同,循行与躯干前方、胸腹部属阴的部位上,这应该怎么理解呢?
十二经中,只有足阳明经贯穿了人体躯干。如果把十二经脉看成一个通过三阴三阳来对人体进行定位标注的医学模型的话,那么躯干的立体定位只能通过前、后和侧来描述,所以很自然的阳明、少阳、太阳分别联系了躯干的前面、侧面和后面。
而之所以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是为了语足三阴表里相合。细辩足三阴入腹的部位,不难发现也是有相对位置关系的。如足少阴在会阴部的后方,足厥阴联系会阴阴器,足太阴更较足厥阴靠前。因此,下肢阳明与太阴当并行于腹前,太阳与少阴当并行于骶后,少阳与厥阴当并行于中间。
2,关于足阳明经内行与外行并行规律的理解。
足阳明经入缺盆后,一支“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为外行有穴通路,另一支“下膈属胃络脾。。。。。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为无穴通路。内行线主要联络了胃与脾,而外行线上的穴位恰恰是这些脏腑在体表的投影点,或者是其功能变化时在体表的阳性反应点。如不容、盛满、梁门的名称与主治,均反应了与实质脏器胃的相对位置关系。
“以下入中指外间”——此支应是从足三里分出,下经丰隆,出于中指外侧端。《素问·謬刺论》中有:“刺足中指爪甲上一痏”,治齿唇寒痛及尸厥。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牗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热则胀满。
释文:1 关于是动则病的理解。“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木声,原意为敲击木器的声音,此处泛指一切声音。疾病发作时,患者会怕人、火和声音;“心欲动”指心中悸动不安;“独闭户塞牗而处”,患者关闭门窗,独处室内 。这些症状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阳明经多气多血,当胃火炽盛,重阳则狂,表现为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的亢奋表现,实则狂躁症的典型表现。《素问·阳明脉解》中有:“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合也?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说明胃火阳盛,是本病病机。
“洒洒振寒”,形容恶寒时间短,转瞬即逝,迅速化热。
“颜黑”,面色黑,却有光泽,因胃火炽盛,熏蒸于面所致。
如前所述,“是动则病”讲的是诊断,即通过变动之处诊断本经病候。那么,足阳明经一系列基于胃火的神志病症,会在身体哪个部位出现“动”呢?就在“贲响腹胀,是为骭厥”这两个部位。贲,即膈肌;骭,一指小腿,一指胫骨。“是为骭厥”就是强调这些神志病症出现时,足胫部足阳明循行之处会出现气血运行逆乱。
足阳明经其病候所描述的是头部(神志功能)、胃脘脐周(胃肠消化功能)、与下肢正面(厥逆现象)三个部位之间的关系。
2,是主血所生病者的理解。
首先,从脏腑关系上看,胃与血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其次,从经脉循行部位看,足阳明经动脉分布较多。最后,从本经病症特点上来看,一派阳证热证。本经用“血”来概括足阳明经的主病,既可以包括足阳明的腑病,经病,还可以表现其热盛阳盛的特征。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 安页 出页 ,还出目系,合于阳明也。
释文:古人将脑部神志功能归于心。经别中对经脉循行路线进行补充和强调,提示胃与头部神经病症之间存在特殊联系。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释文:“别走太阴”,丰隆可针刺到胫骨后缘足太阴路线上,建立表里经联系。
“上络头顶”。。。足阳明络脉补充和强调了足阳明经和脑部神志病症之间的联系。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 九页 ,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䯣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释文:
1,关于“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斜外加于辅骨。。。”联系位于胫骨前肌外侧的趾长伸肌。
2,关于“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的理解。髀枢指股骨大转子。联系股外侧肌,梨状肌。
3,连接于股骨和耻骨之间的肌肉如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有助于理解“聚于阴器”。而腹直肌、胸大肌和胸小肌等胸腹部肌肉群,则有助于理解“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
4,足阳明经行于目下,足太阳经起于内眼角,故称“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这给眼睑下垂或者闭合不全的经络诊断有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