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定义必须坚持以古代经典作为论据
气包含着信息和功能概念,这个议题已得到了充分证明。既然是中医之气的定义,必须坚持以古代经典作为根据。如上所述“凡象皆气”、“气有名无形”,包括“精化为气”等等。与此同时,内经的核心内容《灵枢·决气篇》,对气进行了明确的定义,阐述气的内涵和实质。所有古代的经典论述,都不承认气是什么“精微物质”。《灵枢·决气篇》的阐述并不是形态学意义的;而是侧重于功能的认识。这对于现代人准确把握气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它从宏观层次揭示了气的内涵,奠定了气概念的理论基础。古典中医著作浩如烟海,论气者常有,但是鲜有专论。《决气篇》系统性论述,包涵了长期临床经验积累的理论总结。论点与论证相互印证,逻辑明确,思想深刻,语气肯定。表现了当时概念认识的成熟和高超的理论、思辩水平。并且通过《内经》其它篇章的关联,进一步证明气概念是阴阳学说在人体的运用;是具有内在规律的成体系的学说思想的推导发展,它来源于具有深厚哲学根基的中华古老文明。显然不是现代学者幼稚的臆想:认为是古代人通过“呼吸时气的出入的观察产生的认识。”[4]71。只有如此超越时空的伟大思想,才能够正确指导千年以来的中医临床。
5-2 现代语言环境下的气概念
通过以上四处经典论述作为证据,笔者有理由对气概念做出重新解释:
5-2-1,第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什么)
气是人体内物质组织的功能表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功能。这种调节活动运行不息,推动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着生命的进程。“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气是生命的主宰、管理和控制者。
5-2-2,第二,中医气概念的哲学根据
古代阴阳学说。它是人们长期观察世界的现象,从天文到地理,从生命到物质,产生了阴阳概念及其朴素而直观的哲学思想。它是经过思维的积累包括推测、联想、抽象和纯化,而逐步形成的。随着认识的深入,对人体的气的来源、功能、运动规律和形式及产生较为系统的认识,建立了中医的气学理论。中医学气概念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中国古代哲学的气的运动不息,升降聚散,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对中医的气的运行不息的概念的形成、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论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它是古代阴阳哲学在生命体的运用。
5-2-3,第三,人体之气来源
有别于阴阳学说的哲学抽象性,人体之气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生理学现象。“人之始生,先成精”它表述了生命具体的来源。而“精化为气”,是指五脏六腑以及所有形态组织,包括现代生理学发现的神经组织,细胞,递质,DNA等等,甚至于眼睛无法观察的有形态的精华物质。气是以这些物质为基础而产生的功能,这是中医之气化理论产生的基础观点。
5-2-4第四,背景知识
特别强调,因为“功能”是抽象名词(是无形的)。古代阴阳学说的类型划分中:形态=阴;无形=阳;精=阴;气=阳,物质=阴,功能=阳.......。可以认为,这是受到古代认识事物的条件和方法限制,是一种阴阳语言表达的惯例。古代没有现代语言的“功能”(这个词汇)。而且,气(术语)采用象描述(特征描述、现象描述),因此比较概括,模糊,抽象,笼统。它表达“无形”的内涵,而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外延。(以上介绍,有利于理解古代的语言表达的特点。)
现在回到“精化为气”的解释:因此,“物质产生功能”是成立的。符合阴阳理论,同时符合逻辑关系,并且得到充分的事实证明。
5-3 第五,“气”涵盖现代语言的“客观存在性”概念
《正蒙•太和篇》说:“凡象皆气也”。象描述是古代中医的特殊思维方式,比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盖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心为“火脏”是以“明亮温暖”之像比喻功能特征,而并不等于是火。难道肺等于华盖?肝是将军?“火、华盖、将军、上焦如雾……”等统作为以象喻理的代名词,是古代通常的象描述方式,当然同样适用于“气”概念的描述。构建中医理论特色的“气”就是采用“以象喻理”、“以气论理”的方式表达生命特征。
虽然,古代擅长于象思维,以功能描述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科学创造。但《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从见其飞,不知其谁?”的疑问,说明当时的认识存在某种模糊和神秘。显然也是看不清气的物理本质(机理关系)的另一种表达。古代词汇比较概括,没有“载体、信息”的术语区分。但朴素而严谨的描述,限定了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功能”内涵的语意是肯定的(比如:“若……之溉”);虽保留有“不知其所以然”的探讨余地。
综上所述,“气”涵盖现代语言的“客观存在性”概念;比喻以无形为特征内涵的事物。既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名词,又有比较广泛的外延。如:属性、功能、作用、表现、意识、规律、信息、软件、状态、本能……机制等。生命之气具有三个层次,详见[图1-Q1、Q2、Q3]。包括:“表现、信息、主宰”等等,在古代统称之为“气”。即不同的论域或者概念层次对应于不同的名词而已。总而言之,气是一种象,并非实体。
根据一分为二规则,气又分为阴阳(对立)两部分。人体之气分为阴阳两部分,就是说它的功能是两部分:有兴奋一部分,有抑制的一部分;有寒凉的一部分,有温热的一部分。气的阴阳两部分的对立,互跟,协调共济,推动和调控着生命的进程。
5-4,第五,批评《教材》关于“精化为气”的解释
“精化为气”可比喻如“镜子与影子”的关系【它是两者因果关系的陈述句】。气(功能),尽管离不开物质基础。但是,功能是功能,物质是物质,两者(名词)不能混肴,否则产生逻辑错误,制造猴子捞月亮的中医笑话。
《教材》把“精化为气”解释为“精,化生为极其细微的物质(精微物质)。就好比毛驴下了毛驴崽子;物质的大小变化?该解释缺乏任何经典观点的支持,是无稽之谈!究竟是怎么样化?怎么样生的?是否有临床实验或者古代的经典论述的根据呢?是古代人们的感悟 ?仰或是作者的体验?希望具体阐述“化生”的过程及来源?而且教材的描述文字更加稀奇古怪,洋洋400字,用足了功夫,煞有介事,啰啰嗦嗦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充满了修饰词,仍不得其解。前后矛盾,难以掩盖词穷理尽之态。
5-5,第六,关于精微物质阴阳属性
若“精微物质之“气”属阳,阳无形,何以独见其“极其细微”之状乎?试问此“精微物质与还原论之“原子”相同否?需要提醒:气的定义应符合“无形”的属性特征,而不必专注于什么“极其细微,或者有质的基本物质”之类形态学的虚泛描述,有悖于气的功能特征,难免“玄虚”之揶揄。
诚然,依据矛盾的相对性,阴阳之中又可分阴阳,精-气对立的“甲乙双方”,在不同的比较条件下,其中任何一方可再分阴阳。假设“精微物质”从甲方(精)被化生出来,内部又呈阴阳、相互对立,因此呈现气的特性(而避免“阴阳同体”矛盾)。精微物质被赋予了阴;气应该属阳;成为阴阳对立体,这样的属性配伍(虽然仍然存在其它问题)是可以勉强成立的。即便是精微物质和“气”被赋予阴阳属性,仍然有必要强调气的功能、运动和无形特点,而不是相反。古代可以感悟“功能”,却无法知道“极其微小的物质”;同时属性制约是无法迴避的!但是教材却坚持“气是物质概念,气是一个有质的基本物质。”言必称物质,唯恐非物质焉。如果“气是物质”,就成为阴阳同属(即阴也是阳,或者矛也是盾),逻辑错误显而易见。经不起属性的检验就不能够纳入阴阳结构模块。基于存在以上明显的阴阳逻辑矛盾,语意失误,本研究不敢苟同“气是精微物质”的现代定义。古代的“精”与现代定义的这种“精微物质”概念,究竟存在什么不同?而此精微物质(气)作为精的另一种派生、化生的说法,依据何在?是否给予充分的理论解释和事实依据。一切迎和西方医学的唯物质论,放弃气具有功能属性的“中医”观是幼稚的。
众所周知,气概念是中理论基本概念,涉及到中医生死存亡的重大的核心论点,现代解释本应该采取引据论证的方法和郑重其事的态度。《教材》居然如此态度轻率,随随心所欲,意欲何在?能力乎?用意乎?
5-6,第七,“精微物质”说的危害
1,凡科学必然可以得到不同语言、学科的共同认可,无论哲学医学、无论古代现代。包括中医,其科学性是建立于“气是无形的存在”,这是中医科学的基础。这个观点虽然古老,却符合阴阳学说的理论,同时具有生理学事实支持。中医之所以具有千年历史的临床的效果,充分证明它(阴阳)具有实在的科学内涵,值得尊重。反之,一个逻辑矛盾的概念,描述混乱的观点,难以指导临床而维持N年。
2,现代定义的这个明显错误,比如身体由“两块阴阳物质”的运动维持。违反生理学常识。无论解剖学达到任何微观层次,空间(DNA,甚至于原子空间)至今没有发现,这种奇怪的物质。必然使得人们不敢相信中医理论,怀疑中医的科学性。包括中医大学的著名教授,无法解释该观点,或者以事实向学生证明“阴阳物质”。殊不知,当今的世界科学知识爆炸,生理学知识早已作为中学普及的内容。
3,曾经辉煌的中医,为什么没有在现代进入科学发展的行列?原因在于:本来中医语言就难以理解,而且气=“两块阴阳物质”的神秘观点,误导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理论的认识。不能被证明,就不是科学,于是中医被纳入“另类”、“非主流医学”。
4,阻断了中西医理论和临床运用
气概念是中西医思维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而气=功能的正确解释,完全可以得到现代医学的认可;传统医学的术语理论,能够被现代医学名正言顺地接受。不仅是空洞的概念争论,更加重要的是影响临床实践、应用。只有技术语言的相互通融,才能够真正开辟中西医结合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