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文运动,从李华、萧颖士到梁肃、独孤及、柳冕,到韩愈、柳宗元,不论在理论上或创作上,都是逐步发展的。特别是在理论上,最后完整地提出了内容的革新问题——文以明道,和形式的革新问题——创作比较接近于口语的古文。
韩愈一生,有意识地在古文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贡献。在他给朋友学生的书信和其他赠序杂文等论述中,可以看到他的理论观点。
《答李翊书》是这些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本文阐述了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学古文以立行为本,立言为表。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温柔敦厚、和气可亲)”。要获得文学上的成就,必须从道德修养入手。这不正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吗?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学文的途径,要道文合一。
要善于学习前人的作品,而写作要有创造性,不论是内容或词句,都要务去陈言。即不能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和表达。正如我写这篇文章,绝大部分内容是书中知识,但我尽可能的以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表达出来。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学文要有坚定的信心,不以时人的毁誉为转移。
深造自得,逐步演进,有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不能希望速成。即不因别人的褒贬和世俗的眼光转移自己的志向,动摇自己的决心。电影《哪吒》中的一句台词“世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所以能够经得住别人的嘲笑和误解,最终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才是真的勇士。
[if !supportLists]第四、[endif]写古文要以气为先。
作者把气与言的关系比作水与浮物的关系。气是驾驭言的,所以强调“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此即“气盛言宜”,与孟子的“浩然之气”相似,只要作者的气道德修养足够高,那么他文章的用词长短与声调之高低,都能得宜。
这主要在阐明古文的特征,它不同于被对偶形式所束缚、矫揉造作,不合自然语气的骈体,而是言有长短,声有高下,比较接近口语。
韩愈自己的创作,就是如此。
本文所述当时时人们对韩愈的非笑,以及韩愈从“不知非笑之为非笑”到“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这一过程。
即别人讥笑我的文章我则高兴,称赞我的文章我则担忧,因为这样就说明我的文章还有不足之处,我还有进步的空间。
这是多大的格局!
我想,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做人,我们都应该学习韩愈这种坚定的意志和虚怀若谷的品格。
参考文献: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