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深圳依然炎热。昨晚下班回家,懒懒地弹了一小时的《苏武牧羊》。这是一首悲壮的歌曲,上周刚学的,自己弹着没有感到多悲壮,倒是吕老师弹的有那种味道,但依然在孟晚舟回到深圳宝安机场那晚,我弹着弹着就哭了。也许是感叹祖国的强大,晚舟女士的坚强,她终于回来了。
最近迷上了微信直播的电影频道,还有一个叫“极速快看”的频道,每天下班后会看电影或者《重案六组》。以前看电影只是因为剧情,现在可能长大些了,会知道一部好的电影不仅是剧情,更是涉及色彩、搭配、台词、动作等等。昨晚练完曲子后,没有想看直播,随手拿起了中秋前那个周末,我和同事一起去西西弗书店买的那本《孤独传》。
那天是周日,我们放假。我们去了世界之窗看车展,顺道去逛了附近的商场。一下子我们发现了那家书店,便前去闲逛。进去随性地翻了些书,选了一本《人生由我》送给同事,而我便选了《还是要相信》和《孤独传》。《还是要相信》在中秋假那天已看完,另一本便是昨晚随手拿起的那本了。
或是躺着,或是坐着,手里始终捧着那本书。开始那几页中秋已看完,有些无聊,所以没看下去。昨晚再看时,也许是心灵急需慰藉,竟看得异常认真。前面的普拉斯童年需求的爱和陪伴,她渴望玩伴,渴望爱,总是通过书信来传达自己的需要,然而她还是孤独的,常常觉得自己无法与同龄人相处,常常感到排斥,常常想通过成绩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这种常态使得她不断地出现了自残、自杀的行为。不知是过于投入还是感同身受,我竟开始认为自己也是这样的。我总以自己很忙为借口,开始拒绝出门,拒绝邀约。但也有相反的时候,譬如去年我会把所有时间都用于相约,累得够呛的。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孤独,所以凡是有约统统不会拒绝。慢慢地今年以来,我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拒绝,直到现在发现自己好像有些过于孤独了。这种想法是可怕的,真的害怕有一天会失去自控的能力,我真希望那天永远不会到来。
孤独是一种“流行病”吗?当下的城市里,应该真的存在很多孤独的人,或许彼此都深谙不语。愿繁荣的城市里,我们都努力而又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