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利克森是著名心理学家,他研究了一系列不同领域的专家级人物,如国际象棋大师、顶级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杰出医生后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都遵循一系列原则,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这本书读完后,我做了一份视觉笔记,以加深记忆。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一张纸。以下是我制作的笔记:
同时,我也在公司进行了专题培训,将这个方法分享给更多人,大家一起通过刻意练习实现个人成长,收获更成功的事业和人生。
以下是培训时用到的PPT,我将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提取逐一展开分享。
一、【天才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很多人都认为,天才是天生的,一些各行各业的伟大人物,好像都自带某种天赋。但是看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后,我重新认识了这些所谓的天才,不过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莫扎特的所谓“完美音高”是天生的吗?
莫扎特父亲也是一名音乐家,培养出钢琴演奏家的女儿之后,更加用心地训练年幼的莫扎特,使他得以在极小的年级就得到大量的练习。
日本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实验,证明了一直被认为天才标志的完美音高,通过训练也可以为普通人所掌握。
帕格尼尼,凭借“一根弦的完美演奏”,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传奇。然而,真实的版本却是他与一位女士坠入爱河,并为她创作了一首只需两根弦模拟二人甜蜜对话与互动,后来,他把这首曲子用在了演奏现场。
“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二、【人类的极限在不断被挑战和刷新】
通过刻意练习,人类可以达到怎样的身体极限?
举例:马拉松近100年来在速度上取得的飞跃让人震惊!整整提升了近1个小时!
再举例:一个人做俯卧撑可以达到怎样的不可思议的数量?46001个!
三、【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强大】
刚说完人身体上的强大的适应能力,那人的大脑呢?是否也像身体一样?是的,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大脑的适应能力远远超出一般人的认识。原来的科学界认为,成人的大脑布线已经固定,没有办法改变,但现在发现,如果我们愿意刻意练习,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人类大脑中有些回路,就像肌肉一样,越练越大。
对于游客来讲,在伦敦出行时最好搭乘出租车,而不要自己开车,因为伦敦的路况太复杂了!所以,在伦敦,要想要成为出租车司机,难度可想而知。据说是,伦敦的租车司机考证,是世界上最难的测试。
神经系统科学家对伦敦出租车司机做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海马体(与记忆有关,形似海马)的后部比一般男性要大,并且当出租车司机的时间越长,该部位也越大。可见,大脑通过训练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的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向我们现场展示了惊人的7位数“障碍闪电珠心算”。不可思议的心算速度,比计算机更快!而采访中,王桐晶说,"这些成绩,都是平时每日刻意练习的积累“。没有神童或天才一说。
四、【一万小时定律是不科学的!】
几年前风靡一时的一本书《一万小时定律》,被证实是不严谨的,并不是通过一万小时,我们就可以成为专家。
比如,大门保安看门10几年,也成不了保安高手;比如,妈妈做饭,做了一辈子也做不了大厨;比如,有些老师讲了几十年课,也没有成为杰出的老师。所以,简单重复是没有用的。
五、【刻意练习的科学方法】
我们所做的各种练习其实都是有效的,但是,要产生更高效的成果,我们需要科学的刻意练习的方法。如何进行呢?有4个要点:
1. 设定明确的目标
比如:打球时,持续把一个动作做到最好;音乐训练中,强调“分块”练习,将内容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
2. 保持专注的状态
若要取得进步,我们必须完全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我们的任务上。
就像健身来说,比如卧推时集中注意力在动作上,会感受到肌肉的拉伸和酸痛,并时刻关注这个动作到底有没有做到位,如果没有做到位,应该即时调整。
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注意力没有聚焦,成绩便很难提高。
3. 持续获得反馈
反馈在练习当中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在练习中都会出现错误,如果有反馈指出错误,下次练习时我们的错误便会越来越少,我们距离达到目标也会越来越近。如果没有反馈来指出这种错误,便会让练习的效率事倍功半,甚至变成无效练习。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离开舒适区
随着练习的增加,我们做事会愈发熟练,直到意识不到自己如何完成工作,我们的能力提升将不断降低,并最终停止。这时,我们到达了自己的舒适区,而如果我们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我们便无法持续进步。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惰性,突破瓶颈,走出舒适区,尝试更大挑战。
•【舒适区】:闭着眼睛都可以完成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重复再多,也不可能有成长。
• 【学习区】:刻意练习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你会感觉到有些痛苦,但只要努力坚持就有可以发生进步。
• 【恐慌区】:超出你的认知,强迫自己一直在恐慌区只会获得更多挫败感。
我们要从舒适区不断走向学习区,待技能熟练后,原本学习区的东西又变成了舒适区,这时,我们要给自己设定新的挑战,在学习区不断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学习成长的正循环。
有的人工作了10年,真正刻意练习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
有的人工作了2年,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高达1000小时。
表面上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
《刻意练习》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智商和天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只是因为他们进行大量刻意练习,在脑海中产生了心理表征。
回顾我自己,有哪些事情是我通过刻意练习取得成果的呢?
比如自学法语。2006年进入一家法国机构后,我开始学习法语,完全自学,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机构,通过一年多的刻意练习后,便将法语作为工作语言。
比如现在正在践行的写作,我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每周阅读一本书,每周输出一篇文章,用输出倒逼输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相信长期主义,做有价值的事,并持续地做,一定能有所收获。
还有很多的事,需要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去持续践行!在此激励自己,也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