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饭散步回来,许久不看电视剧的我,换台的时候,偶然翻到了《灵与肉》,讲述的是张贤亮和他的镇北堡影视城的故事,苍凉的大西北,开阔的天地间,让我想起前两年的甘肃青海之行,顺手整理一下,当时零散记录下来的文字。
一路向西,穿过家乡的大平原,途径黄土高原南端、渭河平原,翻越有着一个接一个的长长隧道的秦岭后,进入山体裸露、空气干燥的甘肃境内,然后沿着与“天路”——青藏铁路平行的京藏高速开始走近青海。
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北大地,我们顺利到达了兰州,停车在兰州服务区洗漱休整。这里天亮得稍晚一些,天空的底色是蔚蓝的,朵朵白云点缀其中,大地裸露而干涸,沙质的丘陵绵延不绝。已经感受到了,在这里水的金贵,洗手的时候水管里的水不是哗哗就出来的,而是一股一股往外冒出来的。
在遥远的地方(二):今晚在青海湖畔落脚,窗外夜雨潇潇,透过窗子还可以看到闪电,可以想象此刻外边旷野的壮观景象,被窝被电热毯暖得热意浓。来这里之前曾有过疑问,青海远居内陆高原,为何却叫“青海”。查阅后了解到在高原湖泊被称作海子,“青海”意为青色的湖泊。现今见到了青海湖后发现的确如此。提到青海会想到昆仑山,上古神话中西天王母在此修炼,所以青海在我的印象中总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一站,慕名来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发源地——塔尔寺,游人如织,索性在寺庙外围走了走,无意间走进了一条铸造佛寺器具的小街,寺院里的僧人穿着红色僧袍游走在一个个摊位前,算是大开眼界了。
出了塔尔寺天公开始作美,原本阴沉沉的天空放晴了,所以一路上大饱眼福,苍山上蒸腾着云雾,云朵漂浮在湛蓝的天空,冒着一股子仙气,会想着是不是哪位神仙腾云驾雾而来。在去青海湖的路上,路两边是大片油菜花,不远处的青海湖真的如大海般无边无际,水天一色,再远处成群的牦牛和绵羊散落在草地上,我们连呼醉了。原来可以跟云朵离这么近,原来高原上还可以看到彩虹,醉了。
看到玛尼堆就说明进入藏区了,路上遇见许多藏民,其中一家四口印象很深刻,都是黑黑的高原红,两个孩子跟爸爸长得很像,爸爸听不太懂汉语,我们每说一句话那个大点的男孩子都会给爸爸翻译一下,那认真的样子让人看看了心里暖暖的,傍晚时分这里气温低了不少,不过两个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甜筒冰激凌,见那个小点的男孩子一直看着我,我便笑着说,现在吃凉不凉。那孩子没回答我,只是羞怯地对我笑笑跑开了。
晚饭后我见小店门口老板大叔抱着一个扔在襁褓中的宝宝坐着,便上前看了看那个在熟睡中的小宝宝,老板热情地请我坐下,于是我便跟好客的老板大叔闲聊起来,于是便知道了这里的雨来的急走的也急,青海湖渔场限渔很久了,藏民不吃鱼,也反对捕鱼,会有人自发巡逻反对偷扑者,牦牛一只能买四五千元,这里的藏民一般都会养七八十头,所以当地藏民其实是比较富裕的,但可供消费的地方少,加上这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于是很多藏民会把钱捐给寺庙……跟大叔的聊天很愉快,不觉已是暮色四合,不远处的青海湖慢慢藏在了夜幕里。暮色渐渐四合,守着这方静谧的天地,内心升腾着莫名的感慨。心里默念“希望明天是晴天”,那样我们就可以看日出喽。
在那遥远的地方(三):感谢天公作美,早上的青海湖观日出如愿。七月份的青海湖畔早晨有初冬的感觉,早早起床看日出,穿着冲锋衣还是觉得寒气袭人,不过看着天空有雨过天晴的节奏,晨光熹微,心里美滋滋的。青海湖不愧是中国第一大内陆湖,很大,早上不到六点便来到了湖边,湖边除了我们几个基本没有其他人,天地间安静极了,蹲在湖边内心澄澈而安定,靛蓝色的湖面上海鸥飞落,云朵与太阳做着迷藏,经幡随着风翻动着,湖对面的苍山明丽,还可以看到山坡上散落的藏家人的居落。这两年每次出行,我基本上是以“大饱眼福,慰藉灵魂”为主,自己鲜少入镜,拍照更是业余,在喂饱眼睛后,我倒是很喜欢跟当地人闲聊,听他们讲风俗讲他们的生活状态,今天在湖边遇到的这位藏族大叔,汉语讲的很好,他的谈话也诚恳朴质,我的一些奇怪疑问他都娓娓道来、一一解答。相比于青海湖的日出景象,我更醉心于晨光熹微中天边云朵的多姿多彩以及湖对面苍山色彩的变幻。
在那遥远的地方(四)祁连山如一娟从青藏高原飘逸出来的哈达,随着季风起伏为波浪。散落在山坡上的羊群,大老远看如朵朵小白花盛开着,成群的牦牛悠然地啃食着绿草,它们并不惧怕来往的车辆,三三两两地踱着步子从路上穿过,未套缰绳的马妈妈领着小马驹在草场撒着欢儿。大朵儿的乌云来了,牧民们仍慢悠悠地赶着羊群。走在这样的天地,真切地感受到“天似穹庐,四野如盖”。
返程一路向东,从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到茫茫的大草原,极目四望,视野开阔至极。无数个大风车在随风旋转,一块块光伏太阳能电板队形整齐划一,鲜少见到树木,所以当眼睛里盛满辽阔,适应茫茫无边以后,看到为数不多的绿洲还有村庄,眼前会顿时一亮,内心也欢欣许多。眼睛的天堂之旅划上了句号,平常日子的美好继续书写。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