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故事的画面感,从电影镜头语言入门着手,阐释了电影语言对讲故事的重要性。严歌苓是这方面的大家。听听她怎么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叙事。
在故事中,我将情绪肢解下来,用电影的特写镜头, 把这段情绪若干倍放大,夸张、使不断向前发展的故事,总给你一些惊心动魄的停顿,这些停顿使你的眼睛和感觉受到比故事本身强烈许多的刺激。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看一部电影车辆追逐戏,正反两方追逐不可开交,这时马路上突然出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这时会有一个特写镜头打在正方人物的脸上,他瞪大了眼睛、张开了嘴巴,猛打方向盘。
在这强烈时刻,观众的心也跟着揪起来了,这就是特写镜头的妙用。
我们看一些文学片段,也是画面感十足,可以感受到电影语言的丰富运用。
《水浒》中著名的倒拔杨柳一段来说: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缀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通过文字直接就可以拍了,全景拍到树和鲁智深,交代场景,用中景或中特写表现鲁智深的表情,移动镜头到树前,中景脱掉直缀,给右手一个特写,切换到中景把身倒缴着,再切换到特写和中景,最后一个全景杨树带根拔起。
每碰到一个场景,头脑中就要植入镜头语言,用完全视觉的方式来表现。
看看电影大师伯格曼《沉默》中,服务生勾引客人的一个场景描写。
服务生走到桌前,故意不小心把餐巾掉到地上。他弯腰去捡时,缓缓嗅着安娜全身的气味,从头、到胯下、到脚。
她则缓缓深吸了一口气,欲颠欲狂。
纯粹的视觉,一句话不讲,情欲撩人。这时候,电影已经在观众脑海中自动上演了。摄影师也很清楚,怎么用电影语言去拍这个场景,所见即所得。
如果写出,「她已经在哪儿坐了很久」, 就是在搞事情,没法拍出来。要想到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什么,摄影师能否清晰拍出来。比如「她续了3次杯」,「她看了三次表,8:00 ,11:00,21:00 」,「她打了哈欠,努力让自己醒着」。所见即所得。
用具体的名词、动词
想要故事写得生动,要用具体的名词、动词,不要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比如,早上吃了一堆水果。具体的水果是什么,香蕉、橘子、苹果?一堆是什么概念,具体几个。
修改后,早上吃了一根香蕉、两个橘子、一个苹果。修改通称性的名词水果,去掉形容词一堆,这样描述就具象化了。
动词同理,举一个写了跟没写的例子。「他开始慢慢移动,穿过房间」,开始怎么拍?慢慢是副词,怎么表现?移动这个动词不够具体,要写出动作的名称。「他放慢脚步,蹑手蹑脚穿过房间」。
以我在银幕上看到了,或听见什么为把关标准,删掉通称性的名次、动词、形容词。
行动/反应构建场景生命力
有了镜头语言的认知,知道用具象的词语写作,加上行动和反应模式,就可以构建有生命力的场景。
《故事》里有一个场景,仅仅用了五段话,就写出了丰富的场景故事。
杰克走进来,环视空无一人的房间。他把公事包高高举过头,重重扔在门边摇摇欲坠的古董椅上,发出砰一声巨响,他听了听,一片寂静。
他沾沾自喜,晃到厨房,但忽然吃了一惊,停下脚步。
一只写着他名字的信封,倚着餐桌上插满玫瑰的花瓶。
他不安地转着手指上的婚戒。
他吸了口气,信步上前,拿起信封,撕开来,读着信。
怎么理解行动/反应呢?
杰克把包砸到古董椅上,是个行动,反应就是砰的一声巨响;晃到厨房是行动,反应是看到信封,接着反应转动婚戒,行动撕信封。行动和反应的交叉进行,可以让场景活起来,也是大家说的节奏感。
这样写出的场景,方便导演好切换镜头,便于拍摄。
《一代宗师》有个场景我记忆深刻,宫家的佣人福星将宫二的发灰给到叶问,导演就用行动/反应进行镜头切换。
福星,「二小姐说,她和你相识了半辈子,实则你不知她,她不知你」;叶问情绪复杂,导演给了一个中特写反应。
福星接着说, 「我把二小姐交给你了」;这时给了盒子一个特写,接着镜头给了叶问一个中特写,捕捉到叶问的情绪反应后,叶问才接过盒子。
这也是我最近很受用的一个启发,构建场景时,要考虑行动/反应的描写。不仅便于拍,还能更准确的感知情绪。如果福星说,我把二小姐交给你了,不给叶问一个中特写镜头,直接接过盒子,就缺少了情绪。
总结下,要写得便于拍,首先要了解镜头语言,可以回看上一篇文章;其次,要用具体的名词,动词、不用形容词,以我在银幕上看到了,或听见什么为把关标准;最后,用行动/反应构建场景生命力。
祝你有所收获。
PS:故事理论最后一节,如何诗意的表达?主要以王家卫,奉俊昊、朴赞郁三个导演的片子为主,拍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