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薛宝琴以她所经过的各省古迹为题,编了十首怀古诗。这十首怀古诗,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解释和谜底,让千万读者如雾里看花,都难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而红学研究者们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里,我依旧以作者是吴梅村的思路,通过大胆的联想和猜测,试图一窥作者的意图。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在这里来与大家分享。
我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吴梅村与“秦淮八艳”交谊匪浅,而“秦淮八艳”作为明朝灭亡的历史见证者和经历者,在国家沦陷时所展现的民族大义和崇高气节让作者称道不已。所以作者借书中薛宝琴之手编写的怀古诗,表面上是通过历史古迹写历史故事或抒发情怀,暗地里却抒发着自己的家国情愁,同时隐藏着“秦淮八艳”倩影。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数英魂在内游。
谈到赤壁,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的当年周公瑾在这里“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江水依旧奔流,周瑜的名字和功业被到处传扬,那沉入江底的战船遗骸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在那场烈火悲风中,众多的英雄化作江上亡魂。如今,这亡魂在江上四处游走。这首诗的谜底是走马灯,暗示历史各色人物不停登场,又匆匆离去,历史的悲剧在不断被重演。而那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也一去不复返。一个“悲”,体现作者面对已经沦陷的故国江山,无可奈何的凄凉心境。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鉄笛无烦说子房。
这首诗是讲诉伏波将军马援和张良的故事,他们的丰功伟绩被后人代代传颂。诗的谜底是喇叭,喇叭是铜铸金镛的,其作用是歌功颂德,也就是媚上。这里暗含“秦淮八艳”中的顾横波,也叫顾媚。诗中写得是传播马援和张良的声名,重点在“播”,“播”与“波”谐音。而“吹笛”又为“横笛”,故诗里暗含有“横”。前后连起来可以想到“横波”,而吹喇叭歌功颂德是为了媚上,又暗含一个“媚”字。所有的暗指综合起来,就可以知道这首怀古诗是写“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顾媚。
顾横波嫁给龚鼎孳后,李自成攻下京城,龚鼎孳与顾横波全家投井自杀,却未死,被俘虏。等到清兵入关,顾横波一开始曾劝龚鼎孳忠君守节、以死殉国。可龚鼎孳舍不得自己的前途和美满的家庭而降清,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而顾横波也堂而皇之的接受清廷的诰命,封为"一品夫人"。
顾横波由最初守节到后来接受清廷的诰命,也许她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而作者吴梅村自己不也是不得不在清廷出仕吗?
让我们接下来读第三首怀古诗。
钟山怀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这首诗表面讲的是讲南齐周颙隐居钟山而复出的故事,孔稚珪所作《北山移文》正是讽刺周颙为假隐士,一遇到朝廷召唤立即去当官。这首诗的谜底是风筝,暗地里指作者自己身不由己,在历史的漩涡里挣扎,被人牵扯着,不得不应召到清廷做官,名节被毁,以致被人嘲笑不已,留给自己的是终生的悔恨。自己的可耻行为,与“秦淮八艳”的其他女子相比,自然相形见绌。
淮阴怀古(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这首诗讲诉的是淮阴侯韩信年少被恶霸欺负和封侯后不忘报接济之恩的故事。 “三齐”合在一起就是“济”, “一饭之恩”也是接济之意。这里暗指“秦淮八艳”中有着侠义心肠、时常接济他人的马湘兰 。
沦落风尘的马湘兰,却为人旷达,仗义豁达,曾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贫困的人。
马湘兰二十四岁时认识了落魄才子王稚登,二人相见恨晚。一个有心想嫁,但怕对方介意自己是青楼女子会水性杨花。一个有意想娶,但恐怕自己将来没有前程会耽误她的幸福。王稚登最终功名失意,悄悄的回到苏州,避开马湘兰。马湘兰却依然是一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到姑苏去安慰他。就这样三十多年,二人是朋友,是知己,是兄妹,却最终没有成为夫妻。
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在姑苏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兰返回金陵,已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一个午后,已有预感的马湘兰,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客厅中,悄悄地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馥郁芬芳的兰花。
当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万分,挥笔写下挽诗:"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对于这个侠义而又痴情的马湘兰,你还会用世俗的眼光去鄙视她青楼出身的身份吗?韩信都知道报一饭之恩,而那些被马湘兰接济过的人呢?你们可懂得报恩,当她年老色衰门庭冷落时,你们可有去看望她?
广陵怀古(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若得纷纷口舌多。
这首诗是写扬州的隋堤旖旎风光,隋堤上的蝉噪鸦栖处,是一排排的柳树。此处指“秦淮八艳”之柳如是,又名柳隐。她的名字来自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最初有意于江左才子陈子龙,但陈子龙拘泥于礼法,没有娶她,后来一代名儒钱谦益风风光光的娶了她。“只缘占得风流号,若得纷纷口舌多。”一个是名满江南的词宗领袖,一个是名扬秦淮的青楼女子,二人不顾世俗的反对,反而大操大办地嫁娶,惹得当时人纷纷唾骂。
明朝灭亡,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自杀殉国,而钱谦益以水太凉为借口犹豫不决。柳如是纵身跳入湖中,却被救起。
一个混迹于风尘的弱女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表现,难道不让屈身投敌的须眉男儿汗颜吗?
柳如是的才华和气节,让民国大师陈寅恪先生钦佩不已。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为她写下数百万字的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
其它五首怀古诗的谜底如何,让我下次继续道来。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予以点赞,也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