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去兰溪,与禅武医的郭师兄交流。
师兄习武经历:
1999年开始在嵩山脚下习武,2000年秋季入少林寺慈云堂,拜恩师释德建禅师为师;跟随师叔吴南方学习少林基本功法,其间得以亲近师公释行性大师。2006年年初上少室山三皇寨,继续跟随德建师父深造禅武,居山上三载,寒暑无间。2009年春季辞别恩师,离开少林三皇寨禅院。现居兰溪。习拳已经18年有余。
1 为人:
师兄定力很强,下山9年坚持茹素,因感于一句话“你一口菜,它一条命”而升起慈悲心;同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放纵,没有沾染烟酒等习气,比如有人宴请宴席上几万的洋酒也是未碰。这些也能从师兄眉宇间的一股清秀之气可以察出一二。同时圆融变通,遇到不知情的朋友准备好饭菜后他也会吃肉边菜,不让别人尴尬。 行事低调,下山9年教拳,只是客观描述了自己跟随哪些师父习拳的明细,并没有社会上一些以“***弟子***传人”这样的名头去吸引注意。
2 功夫:
师兄的功夫很好,思维敏捷。在习练与教授禅武医过程中, 注重基本功同时,也会注重反应速度与灵敏度的对抗练习。他会用禅武医来拆散打的招式,这样做到练的目的明确,有的放矢。他本人的整体劲儿能够一人掀起巨卡400-500斤的大车轮十几次,4个公安的肌肉男一起才掀得起来。 他在山上,每早2点起床练到7点,回去休息时其他人才出来练拳。前段时间他为了不断超越,增加单腿起身的力量,负重练习练伤了腿。我想虽然我们太极没有要这样负重练习,但下功夫是一定要的。
3 见解:
跟他聊天过程中问及武道,他说他们禅武是禅与武的结合,禅除去静态的打坐练习,还有动态禅。在练武过程中,心到手到,观察内心每一个念头的起伏生灭,体察动作的来来去去。行住坐卧,带着意识觉察,提升觉知力。这就是在习禅。
4 逸事:
他跟师爷一起的时候,师爷练拳出手的一刹那,他便感受到一股清凉之气。这让我想到我们师兄说在师父练拳之后,都会去听师父讲讲话,沾沾仙气。说的应是同一个,高层次的能量场的浸染。
同时他说师父、师爷还有他每个人练拳的风格都不一样,师爷更加干脆利落,没有一丝多余;而师父是师父的风格,他则带着他自己的风格。听说我已经练了有些时间,提到练拳有个目标,功夫要练上身;观念上还有待提升,比如说,我的师父很厉害,我也要做到。不能遇到事了就说去找师父,那给师父带来多少麻烦。这让自己感觉到汗颜,我这种心理,还是没有担当承载,不成长,原地不前,对自己所练的拳的传承有什么付出与贡献呢?师兄的直下承担,学习了。
谈及国内武术,他说都是中华传统功夫, 没必要互相拆台,大家互相支持,传播开来,才是正事。
第二天,师兄带我们去了诸葛后人的八卦村。看到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春联,也是惊到了。先人的风骨,依然在留传。也反思自己知行合一做到了几分。道不远人,人远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