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突然问道自己一个这个问题。每个人对好都有不同的标准
在职场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领导安排的时期做完,这就是好。领导的标准是什么?有时候不是针对事情,而是针对性格,于是标准也就不一样了。有些人选择讨好领导这也是一个原因。不愿意针对事情。
任何事情都要一定的反馈,我们才有动力确定是否把这件事情做好了。这个反馈是什么?大家也集中把经历放在职场上,因为职场的反馈是领导的点头,同事的认可。自然就成了职场的工作的标准。也形成的职场反馈。这个反馈时间段是比较短的。所以大家更加倾向职场经验反馈。
相反,学习、读书好与坏并没有除自己之外的反馈。这个周期是很长的。因为学习得到的认可,社会认可最多的就是学历和考证。其余的在边上多少名。考了多少分得到的反馈和认可都是有一定的圈子的和范围的。是有限的。
于是出现厌学,或者辍学打工的现象。反馈太少。不及社会各种不同层次的反馈和不同标准的认可。
所以大家明知道看书对自己好,运动对自己好。反馈周期太短,意志力的支撑不到反馈周期。所以明知道道理但是不得不放弃。
自我学习要有动力或者有效果,避免错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机会。建立自我学习的反馈机制。真正问问自己的好的标准是什么?我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应该要做些什么?比如说看书,这本书我看了,看完了,什么事看完了标准。这个标准我应该怎么设置。按照自我的什么条件设置。
我看经济法我掌握的标准是什么?考试大纲。达到考试大纲的要求我需要经历哪些过程。第一遍看书,第二遍写关键字,第三遍通过思维导图串联关键字。那么这三遍够了吗?不够我还只是了解。我还没有能够背诵,那么背诵前,我是不是要先理解,了解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逻辑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关键字之间什么 关系。
综上所属我要达到背诵之前需要做到的事情。第一遍看书涂鸦,第二遍写关键字,第三遍写思维导图,找关键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第四遍在听课听老师的课加深我自己的理解是否是这个意思。第五遍做题目。相当于我完成一遍学习之前需要5个步骤。第一个到第三个步骤一章节需要一周时间。到了第四遍可能还需要一个星期。一章节课到做题之前需要2周。
那么单纯每天学习过程中我怎么建立自己的标准呢?全部涂鸦第一个标准。写关键字第二个标准。誊写思维导图第三个标准。然后回归思维导图,问自己是否看得懂。第四个标准。
这些标准不是别人给我的。是我自己按照自己的习惯给自己定的标准。学习的第四步我还没有开始,毕竟第一遍书还没有过完。思维导图还没有写完。所以第四遍看视频还没开始。是否一周自己也不敢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