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02年,斯坦贝克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1925年,斯坦贝克曾在《纽约时报》担任记者。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对记者这种职业感到失望和厌烦。于是,他返回加州,投身到自己的创作中去。1937年发表小说《人鼠之间》,1939年出版小说《愤怒的葡萄》。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6年初,斯坦贝克作为纽约报纸《新闻日报》的战地记者前往南越。斯坦贝克返回美国后,继续在家中写作。1968年5月,他的身体开始垮下来,1968年12月21日,他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评价
他的同情心总是在受压迫的、无法适应环境的和受挫折的人一方;他善于将生活的单纯喜悦与残酷而阴冷的对金钱财富的贪欲作对比。然而,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发现了美国人的本质,即对大自然、土地、荒野、山脉和海岸的伟大感情。所有这些都成了斯坦贝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源泉,使他在人生之内或人生之外都能获得活生生的题材。(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评)
约翰·斯坦贝克是从“严肃自然主义”转向“神话式自然主义”的重要小说家。(英国评论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现代美国小说》评)
获奖
▪ 1962 诺贝尔文学奖 《人鼠之间》 (获奖)
▪ 1946 自由十字勋章 《月亮下去了》 (获奖)
▪ 1940 普利策文学奖 《愤怒的葡萄》 (获奖)
▪ 1940 美国畅销书协会奖 《愤怒的葡萄》 (获奖)
▪ 1940 今日社会服务工作奖 《愤怒的葡萄》 (获奖)
▪ 1936 加利福尼亚州1936年最佳小说奖 《胜负未决》 (获奖)
▪ 1934 欧·亨利奖 《谋害》 (获奖)
▪ 1964 自由新闻勋章 (获奖)
▪ 1964 合众国自由勋章 (获奖)
人鼠之间
《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是一篇中篇小说, 1937年出版,1938年被授予该年度“纽约戏剧评论奖” ,1941年被拍成电影。
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两个一贫如洗,却又相依为命的美国流动农业工人佐治和李奈从怀揣梦想——追逐梦想——接近梦想——梦想破灭的悲惨故事。
不仅艺术地展现了田园牧歌式的农庄生活和残酷的社会现实的冲突,而且反映了人对生存条件的真切感受。“鼠与人的最佳设计往往落空”——正是人类生存处境的形象写照,体现作品包含的悲剧内涵和哲学意蕴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普遍经验的现代寓言。
人类生存的“孤独”与“绝望”
“人的孤独”是人类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更是现代派作家所着力渲染的主题。从英国著名诗人彭斯的诗作《写给小鼠》,揭示出《人鼠之间》作品的主题:人类生存的“孤独”与“绝望”:
但是鼠啊,失望不只是你的命运,
人的远见也一样成为泡影!
人也罢,鼠也罢,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意外!
只剩下痛苦和悲伤,
代替了快乐的希望。
故事规则
Of course, people are interested only in themselves.If a story is not about the hearer he will not listen. And I here make a rule — a great and lasting story is about everyone or it will not last. The strange and foreign is not interesting – only the deeply personal and familiar.
— John Steinb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