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弗洛伊德15岁就曾经给自私下过定义:
“最糟糕的自私者,是那些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自私的人。”
人类的某些欲望,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不管你想不想有,它都存在。
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还天真的以为自己无欲无求,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需求而已。
我们早早地就开始鄙视自私者。
一个孩子如果满足了父母有意或者无意的要求,他就是一个“好孩子”;但如果他拒绝满足要求,或者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背道而驰,那他就会被说成是自私者。
父母通常并不会意识到,他们所谓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而教育孩子,事实上是为了满足自己自私的需求。
受到这样教育的孩子要是不想失去父母的爱——哪个孩子能承受得起——就得在有能力真诚地分享和放弃之前,早早开始学习“分享”、“给予”、“牺牲”、“放弃”。
长期被允许自私、贪心、不合群的孩子,会在偶然间获得一次由内而发的分享和给予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那些从小因为要满足父母需求而去分享和给予的孩子永远体会不到的。
2
我们常把自爱和他爱对立起来,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难以想象他会真的爱别人。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去体验自我,又怎能做到自爱?
大多数敏感的人会把他们真实的自我藏得很深,或者彻底隐藏起来。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真实自体一无所知,她又如何爱上自己呢?
或许她爱上的是那个理想化的,随波逐流的“虚伪自体”。
健康而适度的自恋,可以让我们保有生命的活力,能够自由面对真实自体和情感的理想情况。
而相反的自恋障碍,即真实自体被单独监禁在虚伪自体的监狱中。
真实自体,即真实的自我为本能欲望的主体,能够无障碍地去体验自己的真情实感。
3
每个人的童年那些充满冲突的经历都留在了黑暗之中,那里埋藏着领会未来人生的钥匙。
以下是作者的观点:
1、孩子与生俱来的需求之一是,每一次都被视为他自己、被当成他“个人行为的中心”来看待和尊重。
与人的本能欲望不同的是,这种需求虽然同样合理,却是一种自恋型需求,这一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养成良好的自我感觉来说不可或缺。
2、“每一次都被视为他自己”中的“自己”,指的是情感,感觉和二者的表达,在婴儿期就开始形成自己了。
“婴儿和小孩儿内在的感觉构建了自己的核心,这些感觉是自我感觉的中心和结晶,围绕着他形成了一种自我认同感。”
3、孩子在一种尊重和容忍孩子情感的氛围中长大,面临分离时,便能够割舍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形成自我意识,迈向独立自主。
4、要想为孩子营造健康、适度自恋的环境,父母同样必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
5、儿时没有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父母通常也有很强的自恋需求。
他们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父母没能够及时给予他们的东西。即一个在乎、理解并尊重他们,欣赏且听从他们的人。
6、当然,父母不一定能成功找到这样的人,因为这涉及一个已经逝去的,无法改变的阶段——也就是自我塑造的初始阶段。
7、但是如果一个人有着未被满足的需求和被压抑的无意识需求,他就会臣服于一种强迫行为——总想要另辟蹊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8、满足这种需求,最合适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孩子,新生儿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依赖着他的父母,也正因为他的生存取决于获得父母的照顾,他才会不遗余力地确保自己不会失去照顾。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孩子就会竭尽所能,如同一颗幼小的向日葵,为了生存,追随着太阳。
9、童年时,如果有一个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的母亲,她依赖于孩子的某一种行为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平衡,在她强势、权威和独裁专制的外表之下,她的这种不安全感,孩子以及周围的人很可能浑然不知。
10、相应的,孩子也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可以从直觉上,也就是说,无意识地察觉到母亲,或者父母双方的这种需求,并给予回应。履行他被分配到的职能。
11、这一职能确保了孩子会得到“爱”,在此是指为父母所占有,孩子感到他是被需要的,这也为他带来了生存保障。
12、这种能力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他们不仅成了母亲的“母亲”,也担负起了照顾兄弟姐妹的责任,并最终培养出了感知他人的需求发出的无意识信号的能力。这种感知能力曾经帮助孩子生存,但同时也埋下了自恋障碍的根基。
4
如果一个母亲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她压抑的自恋需求,就会让她当她成为母亲时,无意识的把这种需求投射给孩子,让孩子来满足她的这种需求。
孩子无法逃避,就像自己母亲小时候一样,他可以被塑造成大人想要的样子。
大人可以从他身上获得尊重,可以指望他体会自己的情感,可以被孩子爱慕和欣赏,在孩子身边会感到自己很强大……孩子的目光总是落在大人身上,大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关注。
无论一位母亲受教育程度有多高,无论她是否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只要当初她在她的母亲身边必须压抑所有的这些需求,那么当她陪伴在自己孩子身边时,这些需求就会从她的无意识深处流露出来,并在孩子身上寻求满足。
而孩子,也能清楚地觉察到这点,并很早不再表露出自己的需求。
一味迎合父母的需求导致孩子发展出的“虚拟人格”,也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虚假自我”。
“虚假自我”的人不仅展示别人希望看到的一面,还与之融为一体,使得别人预料不到在他的面具背后还有多少是不为人所知的。
而他的“真实自体”,从此被压抑。
从此,他无法信任自己的情感,他不知道自己真实的需求,他的“自我”,被陌生化了。
即使长大后,他也无法和父母分离(精神上的独立),他会依赖伴侣、团体,尤其是自己孩子对他的认可。
他会在乎外界的评价,他会忽视内在的感受。
他会压抑自己的生命力,失去和内在的连结。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要。
因为,他的“真我”,真实的自我,从未被体验过。
结尾
分析完这么多,我知道,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我曾经去重复她的命运,感恩自己学了心理学,让我从这轮回的命运中探出头来,回到自我,唯其如此,我身边的人,我的孩子,才不会沦为我无意识欲望和需求的牺牲品,成为我的附属品,而有精力,有能力,有空间,去发展他们自己的“真实自体”,当有一天,他们长大成人,离开我时,才能真正的迈向独立,过他们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