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情绪”,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也许是好奇,想八卦到底谁有了“情绪”,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是排斥,一张职业脸的告诉对方:‘’在快节奏的职场,情绪没什么用!‘’又或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心里嘟囔着“什么事呀,还至于有情绪”。当然更有甚者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上前摸摸对方的头说:“没事没事,会过去的”!
在走进M3情绪智慧课堂前,我会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人呈现以上不同的反应,但唯一相同点就是我从没有正式过“情绪”,包括自己的,也包括他人的。也说不清是家庭教育还是个人性格特点,我一直对情绪有着几个固化认知——情绪代表懦弱,情绪耽误效率,情绪只是一时的很快就过去。但在课堂上,老师让大家讨论时,我才意识到,这些都是我对于“情绪”的误区。
走进课堂前,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其实有带着焦虑烦躁的情绪来的,我本想着既然叫“情绪智慧”,应该会教些攻略帮助我们自我教练吧。结果开篇的冲突五策略就逼着我向内看,察觉到了至少五个可以调整的点:
1.沟通的目的不只是信息的传递,还包括了思想和情感的传递,如果忽略了后两者,只关注到了信息的部分,那么这种沟通无论你用了什么套路和技巧,都是无法达成共识的,也不会是有效的沟通
2.沟通通常包括编码和解码两个环节,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干扰项,比如噪音等。但我们通常忽视了干扰项的影响,更一厢情愿的以为解码和编码的信息双方认知是完全一致的,导致缺失了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反馈。
3.虽然我们明白冲突是无处不在的,但对于九型中的不同类型人,对同一个冲突的感受和体会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疑似8号的我,自我教练时看着自己采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红色竞争策略卡,确实很刺眼,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出发点好像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只是为了争个我对你错,我烦躁的情绪立刻被惭愧扑灭了。
4.当老师把时间管理和冲突五决策相匹配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工作上的焦虑是源于我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用了竞争策略,不仅没有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团队的紧张情绪。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策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5.很喜欢老师提到的对“冷静”(是给自己独处的空间)和“冷战”(是给自己孤独的空间)解释,前者不仅可以察觉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更有利于积极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后者不仅不会促进结果的达成,反而会让自己的情绪先于恶性循环。
第二天开始的体验式课堂上的多个环节设置,让我开始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多种情绪。比如2分钟的对视环节,让我察觉到自己在失控状态下的恐惧表现,手足无措不明就里,也看到了疑似2号小伙伴眼中温暖真诚的力量。再比如当我们真正用心去感受聆听其他小伙伴分享的时候,我不会再在乎时间的快慢,而是会不自觉地跟着流泪。又比如课堂上的小组教练环节,Vicky老师拍的照片和小组同学的观察点评,让我再次意识到用心关注情绪和用脑考虑解决办法,整个场域温度的差异。很感恩有机会走进拓思的课堂,让我体会到虽然与一群不算太多熟悉的同学,但也会有着比老友们再一起更加安全温暖的氛围,每位小伙伴都在放心的察觉、分享、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感受特别窝心。每个人都在情绪修炼的路上,或慢或快的不同节奏前进着,但都没有停。
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多的时间里,我尝试用学到的东西在生活和工作中察觉自己的情绪,感受对方的情绪,发现确实比原来做起事情来更有温度也更来得顺其自然。甚至看到不大喜欢的风格的同事,我尝试用九型和情绪智慧上学到的东西去分析,我也能能理解他们的出发点甚至看到闪光点。最神奇的是,我对于自己做了12年的HR工作,曾经一度觉得没啥明显的成就感了,尽管职场一路走来很是顺风顺水。但这周我突然意识到我原来对工作的成就感立意有点低,就是完成一些有挑战的事情。但现在我更愿意把我工作的成就感定位为成就他人,帮助他人找到更好的自己,所以这一周我在做很多原来不愿意也不想尝试的工作举措,我能体会到这种工作成就感的定位让我内心找到了平静和幸福感。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就已经学到了M3的课程,从起初抱着学习技能的思路走进课堂,到后来充满好奇的M2认知自己,再到M3认知情绪,很感谢我的学习小组的成员,指导教练,尤其是我的一对一教练泰山,让我慢慢意识到人有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化的美,也让我慢慢意识到看人之大的真正内涵,更让我逐步理解了“教练”与“客户共舞”的真正含义,修炼之路很长,但很庆幸已经在路上,与“情绪”做朋友吧,它会是陪伴你完成看清自己看懂世界修身之旅的完美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