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董进宇博士家庭教育理论体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80年代初,董进宇博士开始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成功学的理论和案例进行涉猎和研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己成功辅导两位弟弟成为博士的经历以及父母的教育方法,经过十多年的思考和探索,他对人的成长规律有了确定的认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塑造。
2001年开始,董进宇博士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发课程向全国传播。十年间,相关理论和方法得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以爱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系统解决方案”,清晰明了的揭示了家庭教育的谜底,这一方案在全国十多万家长和中学生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上千家媒体深入报道和宣传,董进宇博士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作为一个在家庭教育者的领军人物,他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什么,他的教育理论体系是怎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操作要领怎么做,本文尝试通过对这一理论体系简单的的梳理和归纳,有选择的浓缩和精读,介绍给关心教育的家长朋友和教育工作者。
一个中心:建立良性的亲子(师生)关系,培养真正的人
家长和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明晰的是教育的目的。在董进宇博士十多年的家庭教育培训实践中,他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坚决反对以考高分、上大学为诱惑让家长来听课,但在家长的脑海中,你不说培养孩子上大学上名校,他就不来听你的课。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悖论:培养孩子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是必须做的。让孩子上名校不是目标大了,而是目标小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上大学,而是培养真正的人!
董博士强调,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还应该是正直、善良的人,能创造幸福和快乐的人生,是对我们的社会有正面价值的人。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人生的责任!
二条思路:
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董进宇博士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成人需要自觉的、系统的思路。不是家长不断的讲道理、告诉孩子该怎么怎么做,而是家长要从他的角度出发,看什么能把他激励起来,使他自己能够自我学习、能够自我成长、能够自我探索、能够探索人与人的关系、探索社会……也就是要让孩子找到“我想学”的感觉——在引发出他成长的动力!
家长向孩子示范正确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幸福快乐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学习好了以后会怎么样……让他自己来选择,引导他作出正确的选择,引发他成长的动力。而没引发出孩子成长的动力,不厌其烦地讲道理是毫无效果的!
激发孩子主动求知
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的思路是激发孩子主动求知。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要想让你的孩子学习达到理想的状态,你必须把他激发到他自己想去学习,而不是你逼迫他去学习。如果他自己不想学,他断然没有办法学好,因为不符合主动学习原理。
三个关系: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是社会的各种关系的综合作用所产生的结果。董进宇博士认为,对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分别是: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两性关系两性关系即父母的夫妻关系,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两性关系的品质影响着孩子“精神人”的成长,父母的两性关系状态也是孩子成年后处理自己两性关系的原始模型。
两性关系亲密和谐的家庭,孩子生活在幸福快乐的环境中,可以将自身的潜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夫妻冷漠疏远、家庭战争、关系破裂的家长教育孩子通常也会遇到问题,只有智慧的应对,才可以避免对孩子影响的恶化。夫妻双方是两性关系的责任主体,从影响深远度上讲,两性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心理学上称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真正奥秘所在。在良性的亲子关系状态下,父母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天性和潜能不会被压抑、不会被埋没。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扭曲的,如父母居高临下,批评打骂孩子,不问孩子感受;孩子有心里话不跟家长说,彼此相互抵触相互敌视,甚至相互仇恨、相互不信任,在这种关系状态下,父母无论怎么努力教育,都没办法把孩子教育好。相反,父母越是努力教育孩子,孩子出毛病的几率就越高。
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父母无条件爱孩子,孩子懂得感恩;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在这种关系状态下才能教育好孩子。
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领域,教师要想达到育人的任务,首要的是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这是决定性的。如果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良好的,老师无条件爱学生,学生学会了感恩,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在这种师生关系状态下,老师才能完成他的教书任务和育人任务。
如果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扭曲的——老师居高临下批评、打骂学生,不问学生的感受,学生有心里话不跟老师说,彼此之间相互抵触,相互抵制甚至相互仇恨,相互不信任。在这种师生关系状态下,老师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完成教书任务。
四个模型图:
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的基本知识的理论浩如烟海,为了清晰明了的揭示其中的奥秘,便于家长理解和操作,董进宇博士总结发明了四个模型图分别来表达人的成长的四个方面的规律、任务和特征。
五条高压线
董进宇博士总结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五条高压线,家长如果有意或无意碰到,都会导致恶劣的结果。
忽略孩子的存在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不听或没有耐心听孩子的发问和解释,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董进宇博士强调,这是比打骂孩子还严重的恶习。
强迫:父母强迫孩子做事情,会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主动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而且形成被动的习惯,那是他一生不幸的根源。
破坏性的批评 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只能让人不做什么,而不能让人做什么。而破坏性的批评是扼杀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重要的杀手。家长希望以此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却扼杀了孩子的成长动力,希望孩子完美,却把孩子弄得没皮没脸,自尊心丧失殆尽。
与别人比较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比没了孩子的志气,比没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孩子学习就没劲,成为孩子不学习或学不好的主要原因。人与人没有可比性,比不符合心理规律。
拔苗助长 人的学习和成长都需要经历客观的积累过程,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如果家长不自觉的着急,提供各种条件或设定过高标准期望孩子能早点进步和突破,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六大精神软件:
董进宇博士把孩子比作一棵小树,树冠比作孩子的知识技能,那是教师的工作;树干比作孩子的身体,那是上帝工作领域;树根是孩子的心灵,这是父母需要工作的领域。家长需要在孩子的心灵装上六大核心的精神软件。
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
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一个孩子责任心没建立,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
进取心 进取心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这是人生的动力之源。
同情心
同情心是一个人的基础道德和良知,有了同情心的人会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善待人生。
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行为层面、情感层面和思考层面,不受意志力影响的自动反应。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快车道。
七大理论:
教育天条论
转变的天条: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不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转变。教育者的天条: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学习的智慧
一个人学会学习首先要符号与真知的关系,符号不等于真知,符号是运载、传承知识的工具。学习知识需要具备五大智慧:听清符号(词汇);理解意思(知识);体会与想象(还原至生活) ;实践与观 察 (验证真伪) ;反省与总结(创造新知)。
教子四道门
第一道门:孩子的世界是神秘的世界,是我们成人不能了解的世界。要求家长教育孩子从主观转向客观,从习惯转向科学;第二道门:了解过程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告诉家长教育具有缓发性,教育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第三道门: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才是通晓人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要求家长具有足够的爱心。第四道门:教育无小事。要求家长用敬畏的心态对待教育,不能造次。
真爱的艺术
董进宇博士将这个爱分解为17个话题进行了论述:爱的需求、真爱的定义、爱的成分、爱的目的、母爱与性爱的区别、爱起作用的原因、什么不是爱却被说成是爱、爱的方式、爱对人的作用、爱的情感分类、怎样获得爱、获得爱的陷阱、爱的误区、爱的陷阱、爱的异化、爱的升华等。
自我价值理论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价值或喜欢自己的的程度。在人之初是通过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自尊。当人的自我价值感很强的时候,会喜欢自己、尊重自己,会表现出自我完善的欲望和动力,表现出向上向善的本性。家长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要从小培养起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潜能无限论
任何一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每个人的人生不可限量,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会任何学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不清楚自己为何要学习、人生迈向何处,还有的学生表面上也认真学习,但是他们却学不会。经过多年研究,董博士发现,自我观念的局限是抑制孩子潜能释放的最大原因。
学习状态论
董进宇博士指出,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学习是简单快乐的,人的生命状态决定学习质量。他总结出孩子学习不好的八大原因,强调信念是学习能量释放的闸门。每门学科有其特点和适合的学习方法,孩子学习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事半功倍。
八大工具:
爱 爱的真谛是:1、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2、爱是平等的关系。3、爱是无条件的。4、爱是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优点和缺点)5、爱的有无是有被爱者决定的,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一厢情愿。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表扬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家长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
鼓励 孩子面对新环境、新事物一无所知,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确认 家长通过确认可以在孩子头脑中建立是非观念,如果希望孩子身上有什么优点,就直接说出孩子具有这些优点。
理解 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
陪伴 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不是需要家长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
制定规则 家长与孩子平等协商各自责任和事务,明确标准和准则,来约束和规范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具备规则意识,成为具备主体人格、具有主动精神和平等意识的现代公民。
批评 当孩子犯了一次性错误,并且是明知故犯的情况下,家长可以使用批评,如果孩子身上的缺点毛病是稳定的,家长越批孩子的毛病越改不掉。家长要慎用批评这个工具,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