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也应该可以算一代人的青春吧,至少算我的,书柜里到现在还摆着她的全集和单行本。比起【庆山】这个笔名,还是更喜欢【安妮宝贝】这四个字,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矫情”,但青春本来就是矫情来矫情去的才得劲儿。《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很早期的短篇小说,早期到我只记得名字,情节全都模糊了。
当时看到要改编电影的时候,也是小小捏了一把汗啊。记忆中,【安妮宝贝式】的小说风格大约有这几个特点:1、各种描写做爱的片段,我初中那会有句特精辟的话评价这个特点——每篇文章里都把做爱写得像喝白开水一样频繁,而且每次装水的杯子都不一样。2、散文式的叙事,东一句西一句,很少有完整连贯的情节。3、叙事视角多变,有时候不仔细根本看不明白是谁的视角在叙述,是现在还是回忆抑或幻想还是梦境。4、故事性不强,没什么太丰富的情节和戏剧冲突,有很多作的要死的人物独白和对话。5、总体故事基调都是灰暗颓废,女主都有点神经质。不敢想这种小说要怎么用电影展现,心想多半是要毁了。
直到我看到主演定了周冬雨,监制定了陈可辛,感觉又燃起了想买票的冲动。我对陈可辛导演的审美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对周冬雨也一直很有眼缘。不过在走进电影院的前一秒我都以为周冬雨演的是七月那个角色,乖乖女,岁月静好的那个。 结果看完电影,简直被周冬雨惊的【安生】惊艳到,也被这部电影惊艳到。
电影讲述了两个女生七月与安生的友情,十三岁相识,二十七岁“死别”,中途因为一个男人撕逼。听起来又是青春言情剧的烂俗桥段,但我想说看完电影完全不觉得任何一个场景烂俗,连撕逼都真实自然,看的我眼眶湿润。我觉得七月与安生从撕逼到和解的过程,拍的相当成功,而且我第一次从青春题材的ip电影中看到了所谓“青春的疼痛”但却不是生拉硬拽的矫情和作,理解七月所说的“我恨过你,但我只有你,任何一个有你的选择里我都会选你”。电影的格局真的很好,有保留安妮宝贝的叙事风格,但却没有了那种颓废与灰暗,画面都很明亮干净,很像岩井俊二的手法。情节上也比小说更丰富,节奏紧凑,高潮迭起,应该算全程无尿点,各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结尾的几次反转真是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呀。电影的立意我是真心喜欢,难得看到双女主的电影有这么好的结局,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soulmate》,编剧的用心这里也可以窥见一二吧。
最最值得说的就是两个女主走心的演技,完全撑起了这部戏的灵魂。最开始以为周冬雨演乖乖女七月,马思纯演“小太妹”安生,结果进电影院一看,截然相反。
如果说周冬雨在《心花路放》里演的小太妹是小试牛刀,颠覆了一下的刻板印象,那这部电影里的安生是完全惊艳到了观众,让人眼前一亮。她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还有小黄鸭式的嘴唇,单薄的身材和白皙的皮肤,让安生这个本来应该蛮不讨喜的角色看起来那么纯率性明媚,但又不失倔强和不羁,让人心生怜惜。以前觉得周冬雨能红,是老天爷赏饭吃,第一部戏就被张艺谋看中,演的也是本就讨喜的角色。如今看到周冬雨的【安生】,忽然惊讶的发现那个青涩的【静秋】已然变成了演技担当,抛开各种考验人的哭戏不说,其中一个情节是安生站在产房外面等手术中的七月,有个镜头拍到周冬雨的脚,她的脚在高跟鞋里似乎都因为担心而紧张的发抖,我依稀看见她脚背上的青筋在突突的跳。除此之外,周冬雨长相清纯的脸上开始演绎出一种别样的风情,有个镜头她靠在医院外的墙上抽烟,阳光洒在她的头发和侧脸上,莫名其妙的性感。清纯的周冬雨却演活一个小太妹,古灵精怪,有趣又有故事的李安生。
马思纯在《左耳》里演黎吧啦,也是个小太妹,但我觉得演的很一般,所以对她的演技无感。再加上这部片子里七月这个角色在人设上本来就不如安生有张力,所以电影前半段她演技都中规中矩,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七月感情戏的增多,撕逼开始之后马思纯的表演也越来越好。到最后两人躺在床上聊天那一幕,七月与安生的和解,马思纯和周冬雨的演技也算相得益彰,剪了短发的七月也鲜活了起来。
至于男主,乍一看有点像彭于晏, 演技不功不过吧。本来嘛,对于一部讲述两个女孩友情的电影里,男主只是配菜——man always gone ,but the girl still here。
虽然每个人的青春千差万别,友情际遇也各有不同,但看完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会有共鸣吧,会有那么一两个情节联想到自己和自己的某个闺蜜抑或爱人。 当安生问男主,你喜欢七月什么?男主反问安生,安生回答: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欢。男主回答,我喜欢七月的一切。安生接道:那这样我们也算是有共同点了,你现在看起来没那么讨厌了。安生问男主,你刚刚用哪只手牵的七月?男主伸出左手,于是安生用自己的手轻轻贴了一下男主的手背,什么也没说。仿佛这就是安生的妥协了,好吧,我爱了整个青春的七月现在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对她。
这一刻我想到很多人,她们有的有男朋友了,有的还单身。我们虽然不能常常相聚,但是万水千山,希望你们安好。越来越长大,见过了更多的风景和更多的人,也越知道什么最可贵。爱你们。